第四章第二节氯及其化合物一、单项选择题1.下列结论错误的是(B)①粒子半径:K+>Al3+>S2->Cl-;②氢化物的稳定性:HF>HCl>H2S>PH3>SiH4;③离子的还原性:S2->Cl->Br->I-;④氧化性:Cl2>S>Se>Te;⑤酸性:H2SO4>H3PO4>H2CO3>HClO;⑥非金属性:O>N>P>Si;⑦金属性:BeCl->K+>Al3+,①错误;②、④、⑤、⑥、⑦均正确;离子的还原性S2->I->Br->Cl-,③错误。2.A、B、C为三种短周期元素,A、B在同周期。A、C的最低价离子分别为A2-和C-,B2+和C-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A.原子序数:A>B>CB.原子半径:A>B>CC.离子半径:A2->B2+>C-D.原子最外层电子数:A>C>B解析:由离子所带电荷知A为ⅥA族元素,C位于ⅦA族,B位于ⅡA族;由B2+和C-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知,C是氟、B是镁,故A是硫,再结合周期表中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可确定答案为A。3.运用元素周期律分析下面的推断,其中错误的是(B)A.已知Ra是第七周期第ⅡA族的元素,故Ra(OH)2碱性比Mg(OH)2强B.已知As是第四周期第ⅤA族的元素,故AsH3比NH3稳定C.已知Cs的原子半径大于Na的原子半径,故Cs与水反应比Na与水反应更剧烈D.已知Cl的核电荷数比Al大,故Cl的原子半径比Al的小解析:同一主族从上到下金属性增强,金属性Ra比Mg强,故Ra(OH)2碱性比Mg(OH)2强,A对;As和N都在第ⅤA族,As的非金属性比N弱,非金属性越弱,其气态氢化物越不稳定,故NH3比AsH3稳定,B错;Cs和Na都在第IA族,Cs的原子半径大于Na的原子半径,说明Cs在Na的下方,Cs的金属性强于Na,故Cs与水反应比Na与水反应更剧烈,C对;Cl和Al在同一周期,核电荷数越大半径越小,故Cl的原子半径比Al的小,D对。4.四种短周期元素在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图所示,其中Z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总数是其最外层电子数的3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D)XYZWA.元素W位于第三周期第ⅤA族B.元素Y的氢化物水溶液呈酸性C.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Z>WD.Z的最高化合价为+5价解析:由题目条件可知Z元素为P元素,则X为C元素,Y为N元素,W为S元素,显然只有选项D是正确的。5.短周期A、B、C、D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A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内层电子数的2倍,元素B在同周期的主族元素中原子半径最大,元素C的合金是日常生活中常用的金属材料,D位于第ⅥA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A.原子半径:D>B>C>AB.元素A、B的氧化物具有相同类型的化学键C.B、C、D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能相互反应D.元素B和C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C>B解析:A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内层电子数的2倍,则A为碳;元素B的原子序数比碳大,且原子半径为同周期最大,则B为钠;则C、D为Al、S。原子半径钠最大,A项错误;碳与氧形成共价键,钠与氧形成的化合物中存在离子键,也可以有非极性共价键,B项错误;B、C、D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分别为:NaOH、Al(OH)3、H2SO4,NaOH是强碱,Al(OH)3是两性氢氧化物,故三者能够相互反应,C项正确、D项错误。6.A、B、C为短周期元素,A的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的3倍,B是最活泼的非金属元素,C的氯化物是氯碱工业的原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C)A.A是O,B是ClB.A、B、C的原子半径大小关系是:A>C>BC.B的气态氢化物比A的稳定D.向AlCl3溶液中加过量C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可得白色沉淀解析: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三倍的短周期元素是O,最活泼的非金属元素是F,氯碱工业的原料是NaCl,可推知C为Na,明显A错误;原子半径:Na>O>F,B错误;HF比H2O稳定,C正确;向AlCl3溶液中加过量NaOH,可生成溶于水的NaAlO2,D错误。二、非选择题7.有关元素X、Y、Z、W的信息如下:元素信息X所在主族序数与所在周期序数之差为4,其单质在常温下呈黄绿色Y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易溶于水,能电离出电子数相等的阴、阳离子Z单质是生活中常见金属,其制品在潮湿空气中易被腐蚀或损坏W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请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Y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________________。(2)W的单质与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