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部编)初中语文人教2011课标版七年级下册15最苦与最乐VIP免费

(部编)初中语文人教2011课标版七年级下册15最苦与最乐_第1页
1/2
(部编)初中语文人教2011课标版七年级下册15最苦与最乐_第2页
2/2
15.最苦与最乐学习目标:1.理解文章的论点。2.学习事例论证和道理论证的方法及运用。3.认识责任对一个人的重要性。学习重难点:学习重点:1.理解文章的论点。2.学习事例论证和道理论证的方法及运用。学习难点:认识责任对一个人的重要性。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问题导入:最苦与最乐,是我们人生中经常遇到的话题,我们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答案。“责任”是什么?我们如何对待它?今天让我们去听一听梁启超先生写的《最苦与最乐》,看看他的答案,我们一定会找出人生的方向。板书课题。二、展示学习目标:1.理解文章的论点。2.学习事例论证和道理论证的方法及运用。3.认识责任对一个人的重要性。三、作者介绍:梁启超(1873年2月23日—1929年1月19日),字卓如,一字任甫,号任公,又号饮冰室主人、中国之新民、自由斋主人。清朝光绪年间举人,中国近代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史学家、文学家。戊戌变法(百日维新)领袖之一,中国近代维新派、新法家代表人物。他倡导新文化运动,支持五四运动,与康有为合称“康梁”。他的著作有《饮冰室合集》。四、通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疏通文章脉络。回答下列问题:1.梁启超认为:“最苦”和“最乐”分别是什么?2.文章最后论证了什么内容?3.文章分为几个部分?是找出分论点是什么?五、精读课文,找出作者的论证思路及论证方法。小组合作探究,思考下列问题:1.第一二部分论证了两个分论点,请问论证方法有什么不同?2.开头的写作有什么特点?有何表达效果?3.试说明本文论证结构的优越性?六、拓展迁移:为什么要负责任?请根据作者的思路,结合自己的实际生活,任选事例来论证说明自己的观点。七、本课小结:生活中常常听到孩子抱怨父母,常常听到有人埋怨社会,但他们可曾想过自己对长辈、对集体、对社会尽了多少责任呢?同学们,你们想过这个问题吗?今天,读了这片课文后,我想大家都应该好好想一想:“未尽责任是人生最大的痛苦,尽责任是人生最大的快乐”,这是本文的中心论点,也是学习本文后我们最大的收获。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部编)初中语文人教2011课标版七年级下册15最苦与最乐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