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狗包弟》教学设计【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目标1、把握散文的情节结构,掌握通过文眼来了解文章主旨的方法。2、学习拈取生活中的小事,以小见大的构思技巧。(二)过程和方法目标1、培养学生自己动手合作探究的能力。2、品味文本,感悟作者敢于讲真话、敢于自责的精神。(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1、能够正确评价作家放弃小狗包弟的行为。2、感受巴金严于解剖自己的伟大人格,培养学生的反省忏悔意识。【教学重点】1、领悟作家深刻的思想和真挚的感情,培养学生的反省忏悔意识。2、了解本文的写作特点。【教学难点】1、正确评价作家放弃小狗包弟的行为。2、理解作者自我解剖、深刻反省及对“文革”的批判。【教学方法】1、自主学习2、合作探究法3、质疑探究法【教学步骤】一、导语设计欣赏一副对联寒夜中,斗志激扬追觅繁星,誓除黑雾急呼雨电憩园里,闲情难有再擎爝火,彰显大家光照春秋这副对联实际上是一副挽联,是写给中国一位著名的文学家的。大家从挽联中能不能猜出这位作家是谁?二、作家作品介绍(一)巴金,原名李尧棠,字芾甘,祖籍浙江嘉兴,1904年11月25日生于四川成都一个官宦家庭。1928年完成第一部中篇小说《灭亡》,1929年在《小说月报》发表后引起强烈反响。后来又写了“爱情三部曲”(《雾》、《雨》、《电》)和“激流三部曲”(《家》、《春》、《秋》)等小说,又发表中篇小说《寒夜》、《憩园》等。“文革”中,巴金遭到了残酷的迫害。1978年起,在香港《大公报》连载散文《随想录》,回忆自己在“文革”中的遭遇和内心感受。由他倡议,1985年建立了中国现代文学馆。他的著作被译为多种文字。1982年至1985年相继获得意大利但丁国际荣誉奖、法国荣誉勋章和香港中文大学荣誉文学博士、美国文学艺术研究院名誉院士称号。任中国作家协会主席、全国文联副主席。(二)视频链接通过视频进一步加深对巴金的了解三、初读课文,把握情感课文的文体是散文,散文的最大特点是形散神不散,接下来请同学们在文章中找出表达作者对小狗包弟情感的句子。教师明确:我怀念包弟,我想向它表示歉意。四、再读课文,品味主旨(一)质疑探究整篇文章贯穿了作者对小狗包弟的歉意之情。因为作者为了保全自己,将一条活生生地小狗送到解剖台。应该说这是非常残忍的事情。发生这么残忍的事可能有两个原因,一个是小狗包弟是一条让人非常厌恶的小狗,第二个就是巴金是一个很残忍的人。大家同不同意?请从文中找出相关的语句来支持我,或反驳我1、反驳小狗包弟是一条让人非常厌恶的小狗。这是一条___的小狗,因为___。示例(根据第2自然段):这是一条聪明可爱的小狗,因为它有什么要求时,就立起身子,把两只前脚并在一起不停地作揖。教师明确:这是一条能直起身子,不停作揖,惹得全家喜欢的聪明可爱的小狗;这是一条不咬人,会作揖要糖果,引得客人发笑的通人性的小狗;这是一条天天守在睡房门口,等我们回来,从不厌倦的有情义的小狗;是的,这是一条聪明可爱的,通人性的小狗,有情义的小狗。2、反驳巴金是一个很残忍的人教师明确:巴金失去小狗包弟,内心很痛苦,内心这么痛苦的人怎么可能是一个残忍、冷酷的人。(二)合作探讨1、到底是什么原因让巴金在万般无奈下把可爱的小狗包弟送上了解剖台?图片展示刘少奇、彭德怀、老舍、罗广斌文字介绍写作背景——文化大革命从1966年5月至1976年10月,“文化大革命”历时10年。这场“文化大革命”是毛泽东发动和领导的,被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利用,给党、国家和各族人民带来严重灾难的内乱。在这场灾难中,一大批老干部受到打击和迫害,巴金是其中一个。教师明确:所以这篇文章通过小狗包弟表现出文革现实,以小见大的手法,传达出了巴金的两个创作主旨一是对文革的控诉,二是对人性的渴望和呼吁。2、在动乱的年代,人的生命都不值一钱,为了生存抛弃一条小狗,算不算一件很羞耻的事情?从中可以看出巴金是个什么样的人?教师明确:⑴善良、正直的品性,和严于解剖自己的可贵精神。⑵反省、自律精神。这是我们民族在“文革”时代所缺少的精神,这种精神将随着巴金作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