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区域协同救治体系胸痛中心的基本概念认识胸痛人的一生中,几乎每个人都有过胸痛的经历心源性:(急性冠脉综合征,主动脉夹层、心脏压塞、心脏挤压伤非心源性:急性肺栓塞、张力性气胸急性冠脉综合征主动脉夹层急性肺栓塞ACS占我国居民总死亡的20%救治“致命性胸痛”是胸痛诊治的关键胸痛诊治的关键自发性气胸致命性胸痛胸痛中心建设的必要性□ACS发病率、死亡率逐年增加,有年轻化趋势口目前ACS的诊治存在明显不足:就诊延误、诊治不规范、联诊制和转院制不完善、ACS临床预后差口当前胸痛诊治流程存在诸多问题,治疗规范需要完善口急性心梗早期再灌注率低,预后差“时间就是心肌,时间就是生命”什么是胸痛中心口急性胸痛常危及生命,救治时间宝贵,分秒必争口通过多学科(包括:院前急救、急诊科、心内科、影像科、超声科、心胸外科、呼吸内科、消化内科)协同联合,快速诊断、危险评估与处理,对胸痛进行有效分类,准确筛查出致命性胸痛,减少漏诊、误诊及过度医疗,以改善临床预后。口实践证明:“胸痛中心”能缩短救治时间、改善治疗预后、节约医疗资源胸痛中心建设的目的●胸痛中心建设的目的是医院通过胸痛中心建设优化资源配置,为急性心肌梗死、主动脉夹层、肺动脉栓塞等以急性胸痛为主要临床表现的急危重症患者提供快速诊疗通道。区域协同救治体系的实质区域协同救治体系的实质是对区域性医疗资源进行整合以建立网格化的快速反应机制,随时为急危重症患者提供快速诊断和及时治疗的救治服务,对于以区域协同救治体系为基础胸痛中心而言,就是快速将以急性胸痛、胸闷为主诉的患者在短时间内明确或排除是否是随时会威胁患者生命的重要疾病,如急性心肌梗死、主动脉夹层、急性肺动脉栓塞以及气胸等,并使患者能在确诊后最短时间内得到最佳治疗。院内时间出现症状院前急救系统医院急诊PCI总缺血时间传统概念缩短院内时间现代概念缩短总缺血时间医院内各科室PCI医院基层医院救护车发病现场绿色通道区域协同救治体系现代胸痛中心的概念协调整合建立建立院前启动术前准备、知情同意、导管室准备FMC:首次医疗接触胸痛中心的流程优势院前诊断人未到,信息已到院前传输心电图等生命监测信息绕行急诊科直接入导管室缩短FMC-to-B时间●建立院内绿色通道●区域协同诊疗机制●培训120及基层医院●快速转运机制●建立院内绿色通道●区域协同诊疗机制●培训120及基层医院●快速转运机制●社区人群教育缩短FMC-to-B缩短发病-再灌注时间胸痛中心的目标D-t-B(N)短o缩建立院内绿色通道胸痛中心建设时间节点要求1、首次医疗接触(分诊台或挂号)后10分钟内有首诊医师接诊;2、首次医疗接触后10分钟内完成12/18导联心电图;3、首份心电图完成后10分钟内有具备诊断能力的医师解读;4、具备床旁快速检测肌钙蛋白方法,确保能在20分钟内获得结果(从抽血时间算起);5、从患者达到医院至溶栓开始时间在30分钟以内;时间要求是胸痛中心建设的关键直接PCI转诊PCID-t0-B<90minFMC-to-B<120minD-to-N<30min小结胸痛中心的建设绝非一两个科室可以完成需要从医院层面统筹全局、协调各方需要全院上下联动、密切配合THANKY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