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样品管理培训课程VIP免费

样品管理培训课程_第1页
1/57
样品管理培训课程_第2页
2/57
样品管理培训课程_第3页
3/57
项目四样品管理一、样品管理程序•委托书→任务单→采样→标识→运送→接收→唯一性标识→贮存、准备、确认→流转→处置。•对抽(采)样过程,样品的接收、流转、贮存、处置以及样品的唯一性标识实行质量控制,保证样品的代表性(或可获性)、有效性、完整性和必要时的可追溯性。依据GB3727-1999《工业化学产品采样安全通则》1.委托书•样品检验委托书是实验室进行样品管理的依据,委托书一般都包含样品名称、数量、批号、规格、性状、检验目的、检测项目、送样人和要求等信息。2.任务单•实验室应根据委托书向专职采样人员或者有关负责人下达采样或检测任务单。任务单必须有明确的目的和要求,特别要写明依据委托书规定的采样方案、检验方法、评价标准。•任务单应包含有以下的相关内容和信息:•a.某单位所使用的任务单样板:3.样品采集和标识•样品采集是样品管理的重要环节,由于采集的检验样品数量较大,而且目前的检验检测方法大多数具有破坏作用,故不能对全部食品进行检验,必须从整批食品中采取一定比例的样品进行检验。“从大量的分析对象中抽取具有代表性的一部分样品作为分析化验样品,这项工作即称为样品的采集或采样。”检验样品的种类繁多,成分复杂。如同一种类的食品,其成分及其含量也会因品种、产地、成熟期、加工或保藏条件不同而存在相当大的差异;同一分析对象的不同部位,其成分和含量也可能有较大差异。从大量的、组成成分不均匀的被检物质中采集能代表全部被检物质的分析样品(平均样品),必须采用正确的采样方法。如果采取的样品不足以代表全部物料的组成成分,即使以后的样品处理、检测等一系列环节非常精密、准确,其检验检测的结果亦毫无价值,甚至导出错误的结论。可见,采样是检测分析工作中非常重要的环节。依据GB6678-86《化工产品采样总则》标准•为了确保采样的科学公正,必须按照任务单明确规定的方法和要求,必须遵循以下两个原则:第一,采集的样品要均匀一致、有代表性,能够反映被分析样品的整体组成、质量和卫生状况;第二,在采样过程中,要设法保持原有的理化指标,防止成分逸散或带入杂质。如何做才能使我们的样品更具有代表性•1、在采样时应该选择合适的采样点,避免采取的样品没有代表性。当对取样地点不清楚时,及时和现场人员联系,由他们指定采样点(如安全分析等)。2、取样时根据样品的情况选择合适的取样器具(主要根据样品性质,成分含量等多方面考虑)。如何做才能使我们的样品更具有代表性•3、采样前印制好详细的采样记录,采样后用贴上标签,认真填写标签的内容,如采样地点,位号,名称,采样时间,天气,气温,水位,流速,流量,现场监测项目,采样人姓名等必要的采样信息。4、为了保证水样的代表性,采样前容器应先用混合均匀的水样充分洗涤2~3次,然后正式取样。5、采样时要注意不能混入气体物质,避免样品污染。比如我们在采锅炉过热样品时要防止冷却水溅入。6、采集表层水样时,应注意不能混入漂浮于水面上的物质。•采样人员要认真研究并严格按取样标准的规定实施取样操作,保证所取的样品具有代表性和真实性。•采样必须严格执行GB6678-86《化工产品采样总则》、GB6679-86《固体化工产品采样通则》、GB6680-86《液体化工产品采样通则》、GB6681-86《气体化工产品采样通则》和GB3723-1999《工业用化学产品采样安全通则》等标准。•取样前,根据物料性质准备取样工具和相应的安全防护措施涉及干冰、液化气、液态氧氮等的取样,操作时除了应注意烫伤外,还要使用保温不渗透手套。•槽车取样必须通知现场管理人员,并要求一同前往取样点,由现场管理人员启封开盖。•到装置现场取样时,要注意现场作业环境,必要时找操作工配合采样。若现场环境恶劣,没有安全保证,可停止采样操作,并通知生产调度和工艺人员。如确因生产急需非采样不可,有关部门和领导必须采取有效措施保证采样者的人身安全和所采的样品具有代表性和真实性。凡发生以下情况应停止采样并立即与厂调度室联系。•取样现场通道发生障碍(如并车作业、错车作业、大量积雪、无通...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样品管理培训课程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