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后评估工作进展情况的汇报今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也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开篇之年。我市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乡村振兴的重要论述和考察XX重要讲话指示精神,坚决贯彻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统筹衔接推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奋力打造乡村振兴X样板。一、聚焦责任落实,确保“压得实”一是坚持高位推动。全面落实党政主要领导“双组长”负责制,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始终把乡村振兴责任牢牢扛在肩上,紧盯不放,分管领导具体统筹,调度推进。市委、市政府各类会议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农村工作系列讲话精神X次,市级层面召开相关会议X次,市领导走访调研X余次。深入抓实“五级书记”体制机制。市、县两级乡村振兴领导小组并入同级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充分发挥各级党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牵头抓总、统筹协调作用。健全完善“市县乡抓落实”机制,坚持“一把手”负总责五级书记抓乡村振兴,各级党组织书记主要精力倾斜“三农”,当好乡村振兴“一线总指挥”,“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全市建立起上下联动、权责分明的乡村振兴领导体系。建立统筹协调的体制机制,如市农业农村部门和乡村振兴部门负责人担任农办副主任。X市成立由党政主要负责同志“双挂帅”的乡村振兴指挥部,X县由县委书记担任指挥长,县委农办作为指挥部办公室开展工作,同时实行“月调度、季评价、年度考核”和定期不定期暗访督查等工作推进机制,初步建立了市县乡村上下贯通的工作格局,确保中央、省、市的各项决策部署在一线全面落实二是完善政策体系。研究制定《中共X市委X市人政府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实施意见》《中共X市委X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实施意见》,紧密结合地方实际,紧紧围绕“1510+N”(“1”即严守防范返贫这条底线,“5”即乡村振兴“五大提升行动”,“10”即“十大工程”,“N”即打造乡村振兴系列亮点)总体思路,研究制定了XX项具体配套政策措施。为全面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排出了“时间表”,绘好了“路线图”,明确了方向路径。印发《关于强化防范返贫致贫动态监测帮扶工作的通知》《X市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任务措施一览表》,对工作任务进一步的细化分解。落实分层分类培训制度,截至目前,累计开展各类培训X班次,培训X人次。三是压紧各级责任。制订《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监督工作清单》,坚持“党中央决策部署到哪里,政治监督就跟进到哪里”的主基调,强化各地各相关部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执纪监督。在党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的统一领导下,建立通报调度工作机制,采取会议调度、专项调度、现场调度等多种方式,市委、市政府分管领导召开专项调度会X次,开展全市专项督导X次。紧紧围绕“三保障”和饮水安全等关键环节,压实教育、医保、卫健、住建、水利等行业主管部门的工作责任,按月制发工作通报,统筹全市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各块工作。压实帮扶责任,X家市、县两级帮扶单位继续对全市X个脱贫村开展结对帮扶,同时向脱贫村、乡村振兴示范村、重点推进村和全国红色美丽村庄建设试点村,共X个村选派X名干部。根据实际情况动态调整帮扶责任人X个,调整帮扶措施X条。二、聚焦政策落实,确保“高质量”一是全力推进产业帮扶。统筹县域、乡镇、村产业层级和功能结构,编制《X市“十四五”农业农村经济发展规划》。指导各地依托资源优势和产业发展基础,以县为单位编制“十四五”特色产业发展规划。壮大主导产业,在优势特色产业基础上打造集中连片的乡村振兴示范片区,实现以点带面、连点成线的产业布局。常态化开展农业产业到户奖补项目和新型经营主体带动发展奖补项目,持续引导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到已脱贫村发展特色产业。2021年投入特色产业发展资金X万元,其中投入X万元实施X个到村产业项目,农产品加工、储藏保鲜、冷链物流、交易市场等项目数占比达到X%;投入X万元实施自种自养到户项目X个,覆盖脱贫户X户;投入X万元实施新型经营主体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