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小学三年级语文《一次成功的实验》教案1.小学三年级语文《一次成功的实验》教案知识能力目标: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2、边读边想,了解实验过程,领悟文中女孩先人后己的合作精神。人文目标:要具备先人后己的精神。教学准备:文中实验所需要的瓶子和六个小铅锤。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质疑导入新课:1、老师谈话:今日我们来学习第九课《一次成功的实验》(板书课题)2、小声读课文,想一想,看了这个题目,你们有什么问题要问?(学生说,老师选择有价值的写在黑板上)问题来源于学生。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自由的小声读课文,要读准字音,不多字、漏字。2、指名读课文。(师生共同正音,解词)下载后可任意编辑3、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再次默读课文。读后学生汇报,可以各抒己见,不要强求统一答案。(问题在学生中解决,达到整体感知课文的目的。)三、再读课文,感悟道理1、学生自由读课文,了解这次成功的实验的过程,并想想这次实验与教育家以往的实验的不同。2、学生汇报沟通,找出有关的内容读一读。3、指名操作两种实验过程。(老师扮演教育家与学生合作完成)然后让学生谈谈自己的感受。课件出示小女孩的话:“有了危险,应该让别人先出去。”让学生自由读这句话。再结合刚才的实验过程,同桌间互相沟通读了这句话的感受,最后全班沟通。4、小声朗读最后一自然段,边读边想:你认为教育家所说的成功指的是什么?(由按次序、合作成功的角度体会成功的同意)四、总结延伸:学了课文,你有什么收获?想到了什么?联系自己的亲身经历或所见所闻,谈一谈再写下来。2.小学三年级语文《一次成功的实验》教案下载后可任意编辑教学目的:1、通过理解课文内容,教育学生学习小梅舍己为人的好思想。2、学会生字“功、激、索、获、锤、灌”等词。理解“不假思索、成功”的意思。3、继续培育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能力。运用多读多想的读书方法,读懂课文内容。4、通过学习,使学生明白实验成功的原因,懂得要团结,心中要有他人。教学重点:理解这次实验成功的主要原因是什么,懂得要团结,心中要有他人。教学难点:理解文中重点句子的意思,知道实验成功的主要原因是什么。课时安排:2课时课前准备:3人一组一个玻璃瓶、三只系着绳子的乒乓球。教学过程一、课前谈话:同学们,你们做过实验吗?实验有的时候会成功,有的时候会失败,今日我们学习一篇和实验有关的课文。板书课题。齐读课题质疑: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下载后可任意编辑二、让我们带着问题听录音,说说你知道了什么?1、谁在什么地方做了一次实验?做了一个怎么样的实验?这个实验成功的原因是什么?2、指名沟通三、学生轻声读课文,自学生字新词1、要求:读准字音,认清字形,读通课文,不加字不漏字。2、2人小组学习。3、汇报学习:出示词语指名读4、自由读课文,在正确的基础上,要求读出感情。5、指名说一说外国教育家给我国小学生做了一个什么实验?分别哪几节写的是实验的准备、过程和结果。四、学习课文1、自由读课文(1)边读边想:外国的教育家在实验前是怎么做?怎么说的?找出有关词句,用横线画出来。(2)用“先……再……接着……然后……”连贯的说说所做的准备工作。(先拿瓶子,再取铅锤,然后放瓶子分铅锤;最后要学生把铅锤放瓶子里。)(3)说:井口很窄,一次只能让一个人上来。板书:铅锤小梅等先后放水(险)下载后可任意编辑瓶子井(窄)说话练习:实验失败是因为。2、而小梅他们实验成功的主要原因是什么?重点指导:出示句子:(1)三名学生中一个叫小梅的低声对两个同伴说:“你第一,你第二。快……”教育家的“三”字刚刚喊完三个小学生依次迅速地把小铅锤提了出来。找出实验成功的关键词语:依次迅速提(说说理由:“依次”是表示按顺序。“迅速”表示快,因为水淹上来了,很危险。“提”表示。往上拉。板书:依次提)(2)“遇到危险,当然让别人先离开!”小梅不假思索地说。读了这句话你知道了什么?有什么想说的?“不假思索”说明小梅脱口而出,在遇到危险的时候根本没有做过多的考虑,首先想到的是让别人先脱险,3、实验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