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狼》复习学案复习目标:1、掌握实词意义,领会句子意思。2、学习屠夫勇敢、机智的斗争精神,认识狼贪婪、凶残、狡诈的本性。3、分析故事情节。体会本文通过动作、神态刻画人物的写法。复习重点:掌握实词意义,领会句子意思。复习难点:学习屠夫勇敢、机智的斗争精神,认识狼贪婪、凶残、狡诈的本性。复习提纲:1、原文2、实词3、翻译4、文学常识5、分析理解知识落实:一、解释词语:1、通假字:止有剩骨()2、词类活用:一屠晚归()犬坐()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3、重点实词:缀行()并驱如故()()大窘()积薪()苫蔽成丘()弛担持刀()瞑()意暇甚()()暴()尻()股()假寐()寐()盖以诱敌()黠()变诈()几何()4、一词多义:止有剩骨()意暇甚()后狼止而前狼又至()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二、注音:缀行()弛担()眈眈()苫蔽()闲暇()狡黠()大窘()瞑()尻()假寐()三、文学常识:①、《狼》选自,作者,字,一字,别号,世称,代家。②、《聊斋志异》是集,“聊斋”是,“志”是,“异”是。四、翻译句子:1、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2、久之,目似瞑,意暇甚。3、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4、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5、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6、狼亦黠矣‘而顷刻假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五、感知理解:1、本文写了、、、四个部分。2、随着情节的发展,狼的、、的本性跃然纸上。3、作者是通过哪种刻画人物的方法来表现屠户的?试用一个词概括屠户的特点。4、文中哪些语句表现了狼的“变诈”?⒌填空:①、这篇短篇小说通过屠夫战胜恶狼的过程,揭露了狼的________的本性,赞扬了屠户的_____,嘲笑了像狼一样的恶人,无论他们怎样狡猾,终归是要被消灭。②、文中最能表现屠户勇敢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③、表现狼贪得无厌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④、“乃悟前狼假寐”照应上文_____________一句。⑤、第⑤段写的内容从表达方式上看属于____,在全文中的作用是____。⑥、作者发表议论,点明故事主旨的句子是。6、场中“积薪”在文中起什么作用?7、划分朗读节奏。⑴其一犬坐于前⑵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⑶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⑷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六、拓展延伸:1、写出带“狼”字的三个成语。2、读了《狼》这个故事,你得到什么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