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生在电教媒体的辅助下“爱学”、“乐学”【内容摘要】:在现代语文课堂教学中,电化教学手段成为日趋重要的辅助手段,它直观、形象的特点,为学生提供了磨擦与碰撞的环境,它突破时空的特点,为学生的学习搭建了更为开放的舞台,它让学生在学习中始终保持兴奋、愉悦、渴求上进的心理状态。运用电教媒体进行语文教学,有助于化解学生认识活动中的难点,深化学生情感活动,能让学生学得兴趣盎然,老师教得生动活泼,达到激情引趣,以情促思,寓教于乐的目的。【关键词】:运用电教媒体学生快乐学习【正文】:多媒体技术越来越多的被引入课堂教学。运用多媒体技术辅助语文阅读教学,可以创设一个优良的情景,开阔学生的视野,使抽象的难以理解的知识具体化,实物化,变成直观、生动活泼的视觉信息,并配上文字与声音,图、文、声、画并茂,全方位调动学生的视觉、听觉、触觉,使学生的认知渠道多元化;使课堂教学生动、形象、直观、感染力强,对于小学语文教学的改革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苏联心理学家赞可夫主张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十分重视学生的“情绪生活”,设法造成一个愉快的生动活泼的学习气氛。运用电教媒体进行语文教学,便能创设一种生动活泼的教学氛围,使学生“爱学”、“乐学”,有效地提高学习效率。一、运用电教媒体,创设意境,以景激情。电教媒体集“声、色、画、乐”于一体,色彩丰富的画面,生动可感的声音,有利于创设特定的意境,学生置身其中,其景、其物、其人仿佛触手可及,引发了学生极大的兴趣,唤起强烈的探索欲望。学习便成了一种轻松愉快、主动求索的过程。《日月潭》一文,写的是日月潭最负盛名的美景奇观?日月潭在雨中云雾缭绕的景象。这篇课文,语言流畅,文质优美,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对日月潭的喜爱之情。然而,由于小学生生活经验少,对日月潭的云雾缭绕的景象没有感性认识,任凭教师“千呼万唤”,学生对日月潭的雨雾的“情”也难以激发起来。而借助电教媒体,进行情境教学,便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上这一课时,我先告诉学生,今天老师将带大家到祖国的宝岛台湾的日月潭去作一次愉快的旅游。同学们兴致盎然。然后我又用语言描述:请大家上飞机,闭上眼睛。然后,我按下录音机键,教室里响起隆隆的飞机声,逼真的声音仿佛真让学生感到乘上了飞机,来到了日月潭。同学们一睁开眼睛,又从电视屏幕上看到了日月潭云雾缭绕的美丽景色,同学们情不自禁地议论开来;雨中的日月潭真美啊……学生们置身于雨中日月潭的美景中,心中怎能不涌动起由衷的情,由衷的爱,这里运用电教媒体,达到了“入境始与亲”的目的,在这样的氛围中学生怎能不乐于观赏和学习呢?又如在教学《瀑布》一文时,由于大多数学生从未见过瀑布,无法体会到诗人所表达的意境,可利用录音朗读加配乐,把远听瀑布似浪涛、似松涛的感觉表现出来,利用录像片的精彩画面,使学生感知了近看瀑布“像一条白带悬挂在千丈青山”的气派,以及瀑布脚下水珠飞泻的情景。再让学生在优美的乐声中反复吟诵这优美的诗文。同学们仿佛沐浴在千丈瀑布激起的“如烟、如雾、如尘”的水气中。学生既体会到了诗文的语言美,又感到了瀑布的景色美,一种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感情油然而生。电教手段的使用,促进了学生与作者、教者的情感交流,达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二、运用电教媒体,激发情感,以情促思。人的情感是在一定的情境之中产生的,借助图像烘托,音乐渲染等手段促使学生进入教材所描写的特写情境中,便能使学生的情感自然而然地与作者的情感交融在一起,入境生情学生对事物的感受和情感体验越深刻,对事物的感知理解便越深入,思考分析也越透彻。1《燕子》是一篇介绍燕子的外形及活动情况的课文,全文洋溢着作者对燕子的喜爱之情,充满了生活的情趣。教这篇课文时,我先让大家看录像,录像里的燕子活泼可爱,歌声清脆婉转,动作轻盈敏捷……同学们通过耳朵听、眼睛看、脑子记,多种感观协同活动,很快地燕子在大家的头脑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于是,我就让学生说说燕子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有的同学说:“燕子很美丽,真可受,我很喜欢它。”有的说:“燕子很机灵,我也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