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铁的两极》教学设计木兰县人民小学靳红梅【教学目标】科学概念1、磁铁上磁力最强的部分叫磁极,磁铁有两个磁极。2、两个磁极接近,有时相互排斥,有时相互吸引。磁极间的作用是相互的。过程与方法1、在观察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对问题做出假设性的解释,并通过实验验证体会探究的完整过程。2、通过实验获取证据:分析数据,得出结论。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孩子的小组合作能力。【教学重点】指导学生在探究活动中要注意收集数据,利用数据验证磁铁的两个磁极磁力最强【教学难点】通过活动,认识到磁极间有吸引和排斥两种不同的作用,这种作用是相互的。【教学准备】分组材料:大条形磁铁1块、无标识的条形磁铁2块、螺帽若干、实验记录单、记号笔、演示材料:无标识的条形磁铁、大条形磁铁、回形针、铁珠一颗等。【教学过程】一、课前探索,发现问题1、教师出示条形磁铁问:这是什么?怎样可以验证?2、(把铁珠放在条形磁铁中间)问:这是怎么回事?(生猜测)二、实验探究磁铁有磁极。1、提出假设谈话:为什么一会能吸引铁,一会又不能吸引铁呢?孩子猜想,做出假定性解释。(条形磁铁两边磁力强,中间磁力弱)(板书:强、弱、强)2、设计实验谈话:这只是大家初步的想法,你能想到用什么方法来比较条形磁铁各部分磁力的大小吗?1)小组内讨论。2)交流汇报实验方案。预设:生1:用条形磁铁不同位置吸引不同大小的铁,吸得铁大磁力就大,吸得铁小磁力就小。生2:吸引不同远近的硬币,吸得远说明磁力强,吸得近说明磁力弱。生3:用不同位置吸铁片,不容易拿下来磁力就大,容易拿下来磁力就小。生4:吸螺帽,哪里吸得多哪里磁力就强,哪里吸的少哪里磁力就弱。(教师引导孩子完善实验方法。)3、教师小结:同学们想出了很多的好办法。由于课堂时间和实验材料有限,我们就选择比数量这个实验吧,可是怎么做这个实验呢?1)教师结合课件示范演示规范操作的实验步骤。A、定点:先在条形磁铁上找到定出的5个点:A、B、C、D、E。B、怎样挂,学生板前演示。C一个点做完后,记录员马上记录,再做第二个点,依次往下。D在实验完成后,整理实验器材2)提出注意:1.按顺序一个点一个点的挂,边挂边数个数;(如果挂这个掉下来,这个还算不算)2.每测试完一个点,及时记录;3.实验完成后,小组长交记录表,其他同学收拾好材料并端坐。3)学生分组实验操作,并完成记录表(一)。教师巡视,重点关注学生挂螺帽的位置和填写记录单的情况。4)、投影仪显示所有数据。5)、师生分析数据得出结论:条形磁铁两端磁力强,中间磁力弱,两端向中间逐渐减弱。(如数据一致,可直接向下进行;如有不同结果要排除少数不准确意见,分析产生的原因)教师小结:我们把磁铁磁力最强的部分叫做磁极。条形磁铁有几个磁极?(2个)板书课题:磁铁的两极。三、实验探究磁极间的相互作用1、猜测磁极间的相互作用。通过刚才的实验我们知道了磁铁有两个磁极,如果把两个磁铁的磁极相互靠近,会怎么样呢?2、实验论证(1)教师演示实验方法。(一手拿一块没有标示的条形磁铁,慢慢接近两个磁极)(2)两生板前实验,体会有什么感受。(3)学生谈感受:有时会相互推开,有时会相互吸引。3、教师小结①给出吸引和排斥的定义。我们把磁极之间相互拉近的现象叫做吸引(板书符号“→←”);把磁极之间相互推开的现象叫做排斥(板书符号“←→”)。②磁极间的作用是相互的。(板书)4、提出困惑:谁能准确的说出是哪两个磁极间相互吸引或者相互排斥吗?5、师生解决困惑:把磁铁的磁极用字母标出来。教师演示用A、B、C、D标出两根磁铁的磁极。6、分小组实验:磁极间的相互作用。1)提出要求:①先用字母标出磁铁的磁极;②为了让每个磁极相互作用。先让B和C接近,B和D,A和C,A和D,每次做完都要及时的记录。2)孩子分组实验,填写记录单(二),用符号记录。3)孩子交流数据。4)教师收集,投影显示两张不同的记录表(二)。5)分析数据,再生困惑:是什么原因造成结果不一样?6)教师小结:由于我们在实验中标准不统一,才造成实验结果不一致。那怎么做才能更准确呢?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