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医学科学院整形外科医院:医院文化建设的探索与实践医院文化是一个医院在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以医院精神和管理理念为核心,是凝聚、激励医院各级管理者和职工归属感、积极性、创造性的人本管理理论,是医院的灵魂和精神支柱。近几年来,我院在推出一系列改革措施,促使医院的经济效益有了较快发展的同时,发现医院文化建设薄弱,存在着优秀的传统文化逐渐缺失,良好的医德医风难以传承,干部的清正廉洁不够,职工的凝聚力不强等问题。为此,医院领导把文化建设列入了医院管理的重要议事日程,结合医院的总体发展目标,提出了符合医院实际的管理理念,目的是构建有力的领导体制和协调的运行机制,营造优美的医院视觉环境和文明的人文环境。实践过程对医院的建设起到了积极的影响和推动作用,为医院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文化基础。一、提到议事日程,拟定实施方案1、围绕中心工作制定总体目标2008年,医院党委制定了《医院文化建设实施方案》,决定历时三年时间,分三个阶段力求把医院文化建设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基本建立起适应医院发展要求、符合医院发展战略、反映医院特色的文化体系。通过医院文化的创新和建设,内强素质,外塑形象,增强凝聚力,提高竞争力,实现医院文化与医院发展战略的和谐统一,医院发展与职工发展的和谐统一,医院文化优势与竞争优势的和谐统一,为医院的改革、发展、稳定提供强有力的文化支撑。医院的文化建设离不开医院的中心工作,要实现医院提出的文化建设目标,必须要健全组织,加强领导,干部重视,职工参与,才能够扎扎实实地做好每一项工作。为此首先成立了医院文化建设领导小组,由书记、院长任组长,领导班子成员和各职能处室、支部书记、工会团委负责人为成员,党政办公室负责医院文化建设的日常工作。总体目标确定后,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职工就是实践的主体。2、细化阶段目标提出基本要求(1)确定2008年为起步年,阶段目标和基本要求是:以庆祝医院建院五十周年为契机,发动全院职工参与,通过一系列庆祝活动,开展弘扬医院精神,提炼医院核心价值观,确定医院的使命、愿景和发展战略目标,制定符合医院实际、科学合理、便于操作的长远与阶段性发展目标,以及与之相结合的医院文化建设实施方案。创新医院管理制度,优化医院内部环境,编制行为规范、出版历史画册、策划医院形象、完善医院标识、编办院所报刊、完善医院网站,建设自动化办公系统,修缮文化体育场所等医院文化设施,重点在精神文化、行为文化、物质文化三个方面实现新突破。通过总结回顾医院自建院以来形成的优良传统,挖掘医院文化底蕴,重温“公、严、勤、和”的院训内涵,评选不同年代为医院作出贡献的先进人物,统一和规范以医院精神为核心的服务理念识别系统、以医院标识为核心的视觉识别系统、以职工形象为核心的行为识别系统。(2)确定2009年为发展年,阶段目标和基本要求是:通过建立医院文化建设的长效管理机制,和分工负责、关系协调的医院文化建设责任体系;建立考核评价和激励机制;建立保障机制,设立医院文化建设专项经费,打造文化管理医院运行机制。加强医院文化的理论研究与实践研究,认真探索医院文化建设的理论体系、操作方法和客观规律,搞好分类指导,推动医院文化建设的深入开展,从感性文化向理性文化延伸、从无形文化向有形资源延伸、从管理文化向文化管理延伸。力求有新发展,新突破。定期组织医院管理者和医院文化建设专职人员的培训,帮助他们掌握医院文化建设的专业知识。积极总结和推广医院文化建设的先进经验,用丰富鲜活的案例启发、引导医院文化建设,不断提升医院的执行力、竞争力、凝聚力和形象力。(3)确定2010年为创新年,阶段目标和基本要求是:按照系统、科学、实用的要求,将医院文化建设与医疗实践紧密结合,医院文化创新与深化医院改革紧密结合,创建特色鲜明的医院文化体系,进一步完善医院视觉识别系统、行为识别系统、理念识别系统的规范工作,全面优化医院形象、品牌形象和职工队伍形象。坚持把“以病人为中心”作为核心理念,努力提供温馨、便捷、舒适、价格适宜的医疗服务,根据不同人群的需求开始特需病房,重点抓好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