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二年级上册《秋游》教学设计大庆市让胡路区宏伟小学唐先梅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学会本课9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4个字只识不写。认识1个偏旁""(撇刀头),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让学生朗读的方式让学生进一步感知大自然的美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对课文的朗读、感悟,感受秋天的美好景象,激发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二、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难点:抓住重点词反复品味朗读,感受秋天的美景。三、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在认识和理解课文的内容上是比较慢地,通过进行了一系列地活动练习,让学生更容易地而且更自然地进入到了课文的情景中去,从而对课文有更进一步地理解。四、教学方法采用小组读,个人读,集体读的活动方式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让学生对课文有更进一步的了解和认识,从而更深刻地感受到秋天的美好,激发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五、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六、教学课时:第一课时七、教学过程:一、检查复习,导入新课:1、认读生字词(1)昨天我们跟课文的生字交上了朋友,今天老师又把它们请进了课堂。(多媒体出示:农、兔、逐、追、望喊、郊、凉、滚、游)(2)指名读,齐读。(3)指名组词。2、看图练说(显示画面:蓝天、白云、稻子、棉花、高粱)(1)谁能把你们观察的美景说出来?提供句式:①啊,秋天的景色真美啊!。②啊,秋天的景色真美呀!(2)学生练说。(各自练,指名说)3、郊外的秋天如此美丽,你们想去那儿看一看,玩一玩吗?说走就走,现在我们一块儿去秋游。(揭题,板书课题:秋游)二、学习第一自然段1、(多媒体出示第一自然段)指名读。2、小朋友想一想,这位同学为什么要把"渐渐"读得这么慢?可以换个什么词?去掉行吗?为什么?3、再读第一句话,指导读好"渐渐"。4、用"渐渐"说一句话。5、齐读,想:这一段主要告诉了我们什么?学生回答,教师板书:秋天来了过渡:他们来到田野,看到了什么?三、图文结合,学习课文的第二、三自然段。(一)总体感知第二、三自然段。1、显示画面(1),请小朋友轻声读课文,找一找课文中的哪几个自然段是描写这幅画的?2、学生轻声读课文。3、指名回答。(第二、三自然段)4、现在我们一起来看课文是怎么写的,你们仔细读课文,再对照插图,看看课文中写了哪些秋天的景物,边读边把主要的词语画下来。5、根据学生回答板书:蓝天、白云、稻子、高粱、棉花6、作者是按什么顺序来写的?板书(上→下)(二)学习第二段1、(再次显示画面1)你们看,天空--(蓝蓝的,一眼望不到边),(多媒体演示)白云变化(一会儿像一群白兔,一会儿像几只绵羊)。2、白云还会变成什么样子呢?请同学们展开想象的翅膀来试着说一说。口头说话:几多白云有时像,有时像….3、你们觉得天空美吗?美在哪儿?4、第二自然段怎样读才能读出天空的美丽,请小朋友边看图,边仔细听。(画面配乐朗读)5、指名说6、教师范读,指导第二自然段("蓝蓝的"读轻些,"一望无边"和两个"有时像"要读得缓慢些,"一群白兔"和"几只绵羊"要读得轻快,流露出找到了恰当的事物来打比方时的欢乐心情。)7、自由练读,指名读、齐读。过渡:秋天的天空是那样美,田野又是一番怎样的景象呢?请看—(三)学习第三段1、显示画面(2)动态显示:稻田泛起稻浪,高粱涨红了脸,笑弯了腰,棉花点头微笑。你能用一句话来说说田野的景色吗?2、小朋友说得真棒。课文第三自然段就写了田野中的美景,谁愿意读一读?3、小朋友,你们觉得田野美吗?美在哪里?(学生自由讨论)4、是呀,秋天的田野五彩斑斓,确实很美。你能来说一说,田野里稻子黄了,黄得怎么样?高粱红了,红得怎么样?棉花白了,白得怎样吗?可以只说一种,也可以说两种,能说三种就更好了。提供句式:(出示:田野里,稻子黄了;高粱红了;棉花白了。)5、学生练说。(各自练,指名说)6、小朋友描述得真是太美了,(出示稻子黄了,高粱红了,棉花白了。)这句话应读好哪些词?7、光读好"黄了、红了、白了"这些词行吗?还要注意--音量要逐次加高。8、教师范读,指导读第三自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