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如何评价孩子》教学内容:家长如何评价孩子。教学目标:通过研讨式交流使家长树立正确的评价观,通过激励性评价和过程式评价相结合的方法,帮助孩子建立自信心,健健康康成长。教学重点难点:教给家长评价的方法,评价语言的准确性和艺术性。教学时间:90分钟。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照片。教学过程:一导入。俗话说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启蒙老师。当孩子牙牙学语时,家长们就开始了对孩子进行启蒙教育。可是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家长们会愈来愈觉得自己的孩子说不得打不得骂不得,不好教育难管了,那么,如何评价孩子,才能使孩子易于接受呢,如何用正确的评价观引导孩子健康成长呢?下面我和大家一起来研讨这个问题。二家长评价面面观。家长与孩子的沟通和交流主要是通过语言,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大多数家长可能不自知,对孩子过多的指责只能让孩子无所适从。过多的指责相当于精神虐待,当孩子遭遇挫折寻求帮助时,得不到家长的及时鼓励,或者受到指责训斥,孩子就会产生自卑偏执的心理,渐渐寡言少语,丧失信心。有些家长喜欢拿自己的孩子和别的孩子比较,总在孩子面前夸别人的孩子,看看谁谁谁,人家都会弹钢琴了,你呢,什么都不会,怕吃苦,你看看你,我看你将来什么都学不成,就是窝囊废。就这样,在无意中,家长又给孩子贴上了窝囊废的标签。这样的评价语言如尖刀利剑,刀刀刺向孩子稚嫩的心田。分数评价观。家长会许诺孩子考好了,就出去旅游,吃大餐,考砸了就吃皮带炒肉丝,或者低于多少分就得挨揍。家长最关心的是孩子的成绩和考分,不关心孩子的学习状态,不去审视试卷的难易程度,甚至从不过问孩子的学习,只看重最终的考试结果。分分分,学生的命根,考考考,老师的法宝,此风当休矣。偶尔孩子考砸了,劈头盖脸的骂孩子:“你看看你才考几分,真是丢死人了,别考那点分丢人现眼!”这样的评价语言,加上一顿狠揍,只能管住一时,孩子貌似很听话很顺从去读书了,实际上,他在想什么,他在干什么?家长们,知晓吗?以分代评之类错误的评价观,会给孩子带来心理伤害,他们会认为爸爸妈妈在意的是分数,而不是他本人。不能把学习成绩当成一切表现的指针,在学校的成绩并不代表一切,反而是全面的能力、活力、毅力、性格,才是影响孩子前程的重要因素。宠溺的评价观。现在的孩子独生子女较多,父母或者爷爷奶奶特别宠溺孩子。父辈祖辈都围绕着一个孩子转,孩子成了小皇帝小公主,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现在有许多父母事事都不让孩子干,情愿自己累成病,不让孩子受一点委屈。不让孩子有自己作决定的权利,究其原因是怕孩子做不好或避免孩子遇到挫折后的伤心,但对孩子来说,不经历失败,怎能从错误中学到东西。况且,孩子在将来的某一天,终究要面临人生的重大抉择的,如果现在没有培养孩子的各种能力,他便无法自己把握将来。很多父母常对子女说的一句话就是:我们这样做,也是因为爱你,为你好啊。父母不该把爱当作对孩子提出不合理要求的挡箭牌。我们要做一个能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去读懂孩子的家长,做孩子的良师益友,用激励性的语言评价孩子,赞赏他们的每一次进步,激发内驱力,培养他们的自信心,提高他们的自我认同感;跟古今中外的名人学习如何批评孩子,不在公共场合指责孩子,保护孩子的自尊心;关注孩子的学习过程,运用成长记录式评价法,展示孩子的进步和自信。三正确评价孩子的几种方法:1激励性评价法。出示多媒体课件:皮格马利翁效应。家长应该当一当皮格马利翁,因为家长都是孩子眼中的权威,是最信赖的人。暗示他们很优秀,很棒,他们就会接受这种暗示。暗示在本质上,是个人的情感和观念会不同程度地受到别人的影响。人们会不自觉地接受自己喜欢、钦佩、信任和崇拜的人的影响和暗示。所以,皮格马利翁效应也被总结为:“说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说你不行,你就不行,行也不行。”暗示也有良性的和恶性的,良性的暗示会让孩子成功,恶性的暗示会使孩子逐步丧失自信,走向失败颓废。比如我以前的学生朱晶晶,她是一个有点内向的女孩。有个弟弟小她一岁,和她一个班。她妈妈重男轻女,经常吵她,表扬她弟弟。她又不爱说话,不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