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音乐教学中学生艺术素质的培养策略陕西省岐山县雍川镇麦禾营中学刘武权邮编:722404电话:15809175049内容摘要:音乐教育是素质教育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也是实施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的一个重要渠道。文章针对音乐学科特点,从提高学习兴趣,实现学科整合,培养音乐情感,实施素质教育等几方面阐述了音乐教学中学生艺术素质的培养策略。关键词:艺术素质提高兴趣学科整合特色教育音乐教育是素质教育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也是实施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的一个重要渠道。九年义务教育课程教育计划中,对中小学音乐课程的任务作了明确规定,其间主要学习我国优秀民族音乐作品,接触了解外国优秀音乐作品,初步掌握音乐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巧,增强对音乐的兴趣爱好,进一步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力,表现力和鉴赏力,以及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自豪感。在音乐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主动参与音乐实践,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突出审美教育理念,为学生终身喜爱音乐、享受音乐奠定良好基础。调查表明,目前中小学音乐教育的现状不容乐观。许多学校的音乐课形同虚设,很多学校音乐教育师资力量并不是完全空白,但教师对音乐教育的宗旨领会出现偏差,音乐课变成了简单的唱歌课,或者变成了枯燥的乐理课,教学方向偏斜,培养进入误区,学生学习热情下降,整体素质无法提高。作为一线的一名音乐教师,持着对自己专业的尊重,我将自己在平时音乐教学中的几点做法和大家作以探讨,现针对音乐教学中学生艺术素质的培养谈以下几点:一:针对学生特点,提高学习兴趣音乐课是一门实践性、技术性很强的学科,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获得都需要练“”习,才能达到双基的要求。教师要根据所教学生特点,巧妙设计音乐教学活动,使乐理教学生动有趣,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如训练节奏,我让学生手脚并用编排舞蹈动作,让学生动起来;对器乐的训练,从让学生辨别各种乐器的音色开始,培养他们对器乐的演奏兴趣。1:改变传统教学方式,寓教于乐新的多媒体教学形式为音乐课开拓了广扩的空间。利用多媒体教学,教师可以充分训练学生的听音、欣赏、器乐等以前传统教学不能展开的各种音乐技能训练,使课堂教学趣味盎然。如器乐练习,我们可以让学生从课件中充分了解各种乐器的音色和特长,并结合学生实际,让学生练习口琴、竖笛等常用乐器。训练乐曲的选用除了课本要求掌握的曲子外,从课外选取学生感兴趣的、甚至流行的乐曲,培养学生对器乐的演奏兴趣。2:音乐教学活动的设计要有趣味性好的音乐教学活动,能让学生充分进入音乐情境,感受到音乐的魅力,如七年级音乐教材第二单元《红旗飘飘》的教学,在课前,我让学生搜集许多有关国旗的文字、图片,配合课本歌曲演唱及乐曲欣赏,让学生从国旗背后的故事中了解《国歌》、《绣红旗》等革命歌曲的情感,并培养他们的爱国主义情操。在《春之声》单元的教学中,我结合配乐诗朗诵这个活动,让学生登台表演,用他们自己搜集的素材,配合歌曲及乐曲,来表现自己对春天这个音乐主题的理解。在教学中还可根据学生特点设计音乐情景剧的表演,名家名曲音乐欣赏,根据乐曲编排舞蹈、我最喜欢的银屏之歌、或民歌等活动,让学生从亲身实践中培养他们的演唱技巧和艺术素质。二:深挖教材,灵活实现音乐课和其它学科的整合人类进入新世纪以来,世界的教育发展趋势及走向有了一个重大变化,即倡导课程向学习者的经验和生活回归,密切课程与学习者自身发展需要的联系,追求课程的整合、融合与综合。无论在文化领域,艺术领域还是在教育领域,音乐都不是孤立存在的。我认为音乐学科与其它学科的有机整合,可以进一步拓展学生学习音乐的渠道,发散学生的多元思维,让学生在更广阔、更自由、更生动的文化背景下体验、理解并学习音乐,从而培养学生多方面的综合素质,更深层次的提升学生的综合文化品位。这种融合了政治、语文、历史、地理、美术等各类人文学科知识的音乐课已经不仅仅是一种艺术的享受和审美的体验,更是一种心灵的感悟与净化,是一种文化视野的开拓。1:音乐与政治学科的整合“”《乐记》云:审乐以知政,而治道备矣。得确如此,优美高尚的音乐,蕴含着潜移默化的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