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爸爸妈妈亲爱的爸爸妈妈体裁:散文聂华苓作者简介聂华苓,美国华裔女作家,1921年生,湖北武汉人。代表作《台湾轶事》。聂华苓的作品以深邃的历史感表现现代中国的沧桑变化,抒写台湾中下层人们的乡愁和海外浪子的悲歌。创作坚持“溶传统于现代,溶西方于中国”的艺术追求。1988年10月21日,作者在南斯拉夫克拉库耶伐次参加悼念活动。47年前,纳粹在这座小城大肆屠杀,一天之间,杀死了7000多人,其中包括300多个孩子。47年来,南斯拉夫人民没有忘记这段沉重的历史,从1945年起,每年10月21日,成千上万的人从四面八方来到这里,举行悼念活动。作者在当年纳粹大屠杀的地点,感受到历史的残酷与沉痛,感受到人民的悲哀和愿望,写下了这篇文章。这些字,你掌握了吗?肃穆荒谬憧憬呵护杀戮悼念屹立蜿蜒恍惚明赫白聂华苓mùmiùchōngjǐnghēlùdàoyìwānyánhuǎnghūhèlíng根据意思判断相应词语1、形容非常凶暴残忍,没有一点儿人情味。2、形容天气恶劣。比喻境遇悲惨凄凉。3、极端错误;非常不合情理。4、严肃而庄严。---灭绝人性---凄风苦雨---荒谬---肃穆试着给课文再取一个题目克拉库耶伐次之行世间永远不能再有战争了人是健忘的沉重的美丽原标题通过再现被残杀者有血有肉的生命活动,反衬法西斯的残酷。“亲爱的爸爸妈妈”突出孩子们撕心裂肺的最后一声呼喊,让我们想见当年那场屠杀的情景,对残杀者的凶残感受得更为深切。••一个外国人从一个国家带走的最深刻的印象是他在那儿感到的痛苦。我在南斯拉夫的克拉库耶伐次感觉到了。纳粹将其所有的愤怒残酷地发泄在这个温和的小城里。整个城成为一座巨大的坟墓,埋葬了7000名被残杀的人。那就是我带走的沉重记忆。但这是个美丽的记忆。无论何时,只要有人提起南斯拉夫,我就想起克拉库耶伐次和那儿被敌人杀戮的那一刻,我就想起那里整个民族的英勇。——萨特萨特介绍萨特,法国哲学家、作家、评论家。著有哲学著作《存在与虚无》。“那就是我带走的沉重记忆,但这是个美丽的记忆”哪些是沉重的记忆?哪些是美丽的记忆?“沉重的记忆”指纳粹党在克拉库耶伐次埋葬了7000名被残杀的人。“美丽的记忆”指克拉库耶伐次的人民被敌人杀戮的那一刻所表现出来的整个民族的英勇。沉重的记忆“指什么?“美丽的记忆”又指什么。课文结构思路参观纪念馆。在纪念地的所见所闻;看纪念演出;参加座谈会;引文:用萨特的话,说记忆既是“沉重”的,又是“美丽”的。以纪念活动为线索回顾历史面向现实呼唤和平历史,不能忘记1、南斯拉夫人在今天对当年的悲剧有怎样的态度?2、各国作家对当年的悲剧有怎样的态度?3、作者想要通过这篇文章传达一种怎样的思想?请从文中找出相关的句子。两个受害之城的比较一位法国记者对日本的广岛和中国的南京这两个在二战中受灾严重的城市作了详细比较:广岛:被原子弹轰炸的残骸都报存完好;南京:难以找到当年的残骸。南京:大屠杀死难人数36万人以上,纪念馆“哭墙”上只刻有3000个死者名字;广岛:2001年8月6日,公布原子弹受害者221893人,精确到个位。广岛:每年8月6日,举行悼念大会,8月15日,钟声汽笛鸣响,工厂、学校、机关停止一切工作,全城哀悼;南京大屠杀纪念大会从1985年才开始,1997年才有了拉响防空警报和车船汽笛的做法,除了悼念大会会场,鲜见肃立默哀场面。南京:参加纪念大会人数两千左右,最多不到1万人,占全市人口1/2800或1/500;广岛:参加纪念大会5万多人,占全市人口1/21......前不久的新闻报道说南京由于经济的发展,导致很多二战的遗留的建筑被拆毁,而这些建筑都是记录日军暴行的。两个民族对历史的记忆,为什么差别这么大?我们必须承认,这是我们民族不应当有的麻木和疏忽。1937年12月13日日本侵占南京后,在全城进行了为期40多天的血腥大屠杀。中国军民被杀害30余万人。这些照片都暴露了日本士兵活埋、杀害中国军民的残酷场景。•日本少尉向井、野田在南京紫金山进行杀人竞赛。日本报道称向井已杀了106人,野田杀了105人,他们还要以杀150个中国人为目标比赛下去。链接面对当年法西斯犯下的滔天罪行,西德作家和日本人的态度、表现有何不同?西德作家:真诚的忏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