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数据的频数分布鹿原中学八年级数学导学案5.1频数与频率学习目标:1、理解频数、频率等概念,会对一组数据进行统计,并列出相应的统计图表.2、能根据数据处理的结果,做出合理的判断与预测,从而解决实际问题,并在这一过程中体会统计对决策的作用.学习重难点:重点:理解频数、频率的概念并绘制出相应的统计图表,从而做出合理的判断和预测.难点:正确列出统计图.一、【温故】1、如何求一组数据中的平均数、众数、中位数?求一组数据:3,3,5,4,6,7,6,8,3,5的平均数、众数、中位数各是多少?并统计“3”和“6”出现的次数是多少?2.学过的统计图有哪些?二、【知新】自主探究,合作交流1、小明调查了八(1)班50位同学最喜欢的篮球明星,结果如下:AABCDABAACBAACBCAABCAABACDAACDBACDAAACDACBAACCDAAC其中A代表姚明,B代表孙悦,C代表易建联,D代表王治郅(1)根据上面结果,你能很快说出该班同学最喜欢的篮球明星吗?(2)你认为小明的数据表示方式好不好?你能设计出一个比较好的表示方式吗?(3)和小组同学交流你的做法.从上表可以看出,A、B、C、D出现的次数有的多,有的少,或者说它们出现的频繁程度不同.我们称为频数,为频率。(4)分别计算A、B、C、D的频数与频率.第五章数据的频数分布鹿原中学八年级数学导学案(5)通过计算我们发现:频数和数据总量之间存在什么关系?频率之和有什么特点?2.随堂练习:(1).一组数据中共有40个数,其中53出现的频数为12,则这40个数中,53出现的频率为。(2).把50个数据分成五组,其中第一、二、四、五组的频数分别是2,8,15,5,则第三组的频数是,频率是。三、【例题】P149例题四、【巩固练习】某班进行1min跳绳测验,40名同学跳绳的成绩(单位:次)如下:100501209070801101201301407585971081111181229880909810210660659910011610798808697991018814611795116(1)按每分钟不足60次为“不达标”,60~90次为“良”,90次以上为“优”,编制成绩统计表(用频数和频率表示).(2)计算这个班的达标率.五、【课堂小结】谈一谈本节课你学到了什么?六、【达标检测】1.已知一组数据有40个,把它分成六组,第一组到第五组的频数分别是10,5,7,6,8则第六组的频率是.2.某单位有100人五一节全外出,去旅游目的地的人数调查情况如下:上海(36人),杭州(24人),北京(X人),海南(频率为0.32)则去上海的频率为,去杭州的频率为,去海南的人数为,去北京的人数为。3.在对某班的一次英语测验成绩进行统计分析中,各分数段的人数如图所示(分数取正整数,满分100分).(1)该班有多少名学生.(2)69.5~79.5分这一组的频数是多少?频率是多少39.549.559.569.579.589.599.5成绩/分频数/学生人数5101520681018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