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越海峡的生命桥》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运用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等方法学习生字词。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概括文章主要内容。3.学习用朗读品味法、圈划批注法、重点词句品析法等方法读懂小钱生命垂危的片段,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的表达作用,理解“跨跃海峡的生命桥”的含义。教学重点: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概括文章主要内容。教学难点:理解“跨跃海峡的生命桥”的含义。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质疑导入。1.揭示课题,质疑:题目是文章的眼睛,你们从这双眼睛中看到了什么?你有什么疑问?2.导入:师:是呀,生命桥指的是什么?生命桥靠什么跨越了茫茫的海峡呢?带着这些疑问我们一起走进一个真实的故事。二初读课文,学习词语,理清脉络,把握主要内容。1.自由读课文,要求学生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不好读的地方反复多读几遍,遇到不懂的词语,可以查查字典,问问老师,和同桌交流。2.屏幕出示词语。引导学生自主提示需要注意的词语。A凋零含苞绽放生:提示凋零,师:凋零什么意思?师:有个词正好和它相反,指的是花儿?生:绽放。B白血病辗转移植余震提示辗转,都是翘舌音,师:明白辗转的意思么?血三声。C暂停骨髓台湾同胞提示暂停,训练学生读准生词。提示髓三声。师:回到句子里还能读准么?把句子读通顺:“经过一次又一次的努力,利用大地震动暂停的间隔,台湾青年的骨髓,从身躯里涓涓流出……”听写词语:凋零含苞绽放。白血病辗转移植余震。暂停骨髓台湾同胞。3.概括文章主要内容。过渡:词语读得准,写得规范,长句子也能读流利。把整篇课文连起来默读一遍,思考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用铅笔在你的书上圈一圈、画一画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关键词,留下你思考的痕迹。请几名同学分段读课文。其他同学学会倾听。(训练学生抓住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及关键词语概括课文内容)。相机板书杭州市的小钱得了白血病,台湾同胞为小钱捐献了骨髓,捐献骨髓的时候正在大地震第二题,余震还在不断袭来,小钱得救了。在他说的过程中老师把时间、地点、人物,还有一些关键词记下来了。我们用这些词语只说一句话,就把这个故事说清楚。集体说。指名说。三感受小钱的生命垂危,扣“静静地”走进心灵。过渡:我们对文章内容有了理解,让时光倒流回1999年9月22日,当阳光沐浴着大地,浓浓桂花香气包裹着人们之时,人们的心情会怎样?可是在这样一个让人陶醉的地方,小钱却只能静静地躺在病床上!(出示图片、音乐)师:你什么样的感觉?指名回答。师:当灿烂的阳光穿透明亮的窗户,轻柔地抚摩着万物,小钱只能——生:静静地躺在病床上。师:当同龄人吃过晚饭后,携着父母的手在漫步时,他只能——(女生读)静静地躺在病床上……师:当同龄人在球场上奔跑追逐,为每进一个球欢呼跳跃时,他只能——(男生读)静静地躺在病床上……师:当同龄人在图书馆里学习知识,为实现自己的理想而奋斗时,他只能——让我们带着对小钱的无限同情一起来读这句话。(齐读)在阅读时,我们往往会遇到一些触动人心的文字,这时候就需要我们要静下心来细细品读;而对于那些让我们心中为之一动的词语和句子,我们最好画下来,再联系课文的其他内容去思考、品味,那样我们就会发现,触动我们的不仅仅是词语表面的意思。接下来请同学们用心读第二段,把触动你的语句画下来,反复读一读,你能体会到什么,用一两个关键词简单地写在旁边。一会儿我们交流。1.出示凋零、含苞、绽放请同学们继续看这三个词语,这三个词有什么特点?生:都是在描写花的。师:有谁知道这三个词是什么意思?师:刚才联系生活实际理解了这三个词,现在请同学们联系文章的上下文想一想,这三个描写花朵的词语在课文中还是在形容花的生命吗?谁来说一说你的理解?预设:这三个词都是指小钱的生命。凋零是说小钱患了白血病,生命即将结束。含苞是说他刚满18岁,青春才刚刚开始。绽放是指唯有骨髓移植才能挽救他的生命。师引:是呀,灿烂的阳光并没有使他苍白的脸红润起来。读。十八岁如花的年龄,就因为得了白血病,他的生命却即将凋零,可见白血病是多么的可怕。读。身患白血病的小钱又是多么的可怜啊!读。2.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