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表图象数据类试题应试指导这类题目的特征是以图表图象的形式将一些相关量给出,把习题中的化学原理抽象为数学问题,旨在考查学生从图表中获得数据和处理应用数据的能力以及对曲线的数学意义和化学意义之间对应关系的分析、理解、运用能力。一、实验数据分析类例1、干燥剂的干燥性能可用干燥效率(1m3空气中实际余留水蒸气的质量)来衡量。某些干燥剂的干燥效率数据如下:分析以上数据,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MgO的干燥性能比CaO好B.干燥效率可能与干燥剂的阴、阳离子的半径大小有关C.MgCl2可能是比CaCl2更好的干燥剂D.上述干燥剂中阳离子对干燥性能的影响比阴离子小解析:D;干燥效率是以1m3空气中实际余留水蒸气的质量来衡量的。因此,表中干燥效率值越大,干燥性能越差。从图表可以得出:MgO的干燥性能比CaO好,ZnCl2的干燥性能比ZnBr2好。进行深层次的思考可以发现:干燥效率可能与干燥剂的阴、阳离子的半径大小有关,主要是与阳离子的半径有关,所以D是错误的。例2、在锌与某浓度的盐酸起反应的实验中,一个学生得到下面的结果:序号锌的质量(g)锌的形状温度(℃)完全溶解于酸的时间(s)A2薄片5400B2薄片15200C2薄片25100D2薄片30t1E2薄片3550F2颗粒15t2G2粉末15t3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物质干燥效率物质干燥效率MgO0.008ZnCl20.8CaO0.2ZnBr21.1①t1==75s②t2>200>t3③单位时间内消耗的锌的质量mC>mF>mBA.①B.①②C.只有②D.全部正确解析:C;由表知温度每升高10℃反应时间缩短一半,故t1无法判断。而F实验虽然是15℃,但由于锌为颗粒状,反应需要时间大于200s,C实验为粉末,接触面大,反应快,小于200s.点评:认真阅读图表中提供的信息,找出数据之间的关联点,再与所学的化学知识结合在一起,利用相应的化学原理分析、判断选项的正误。如例题2就是对七种数据依据锌的形状、温度不同来分析时间差别的原因,从而得出正确答案。例3.将一定量的CO2气体通入500mL某NaOH溶液中,充分反应后,将溶液在低温下进行蒸发,得到不含结晶水的白色固体A。取三份质量不同的A样品分别与50mL相同浓度的盐酸反应,得到气体的体积(标准状况)与固体A的质量关系如下表所示:组别123盐酸体积(mL)505050A的质量(g)3.806.207.20气体体积(mL)89613441344(1)上表中第___________组数据加入的50mL盐酸反应后有剩余,理由是什么?(2)试通过计算推断A的成份及成份的质量分数?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根据实验数据判断实验进程及实验数据的采集、分析、处理能力以及逻辑思维能力及文字表达能力。在(1)问的判断中,第1组数据中的盐酸是过量的,其原因是,本反应的数据的得来是建立在盐酸一定的条件下,改变固体物质的质量的基础上得到的。第一组生成的气体最少,而2、3组生成的气体一样多,假如1组中盐酸不足,则生成气体的体积应由盐酸决定,1、2、3产生的气体体积就应是相同的,假如2组中盐酸是过量的,则2、3组所生成的气体就不能相同,所以可以判断出1组中盐酸是过量的。在(2)问中A的成份判断的依据是:在分析中应以A完全反应为前提,利用A的质量与生成气体的体积为依据进行分析。假设固体只有Na2CO3完全反应生成896mL的气体时,固体物质的质量应为4.24克,而4.24>3.80,所以A为NaHCO3与Na2CO3的混合物,再以Na2CO3与NaHCO3构成二元混合物列式计算求解。答案:(1)第一组理由:1—3各组所用盐酸的物质的量相同,而第1组生成的气体比其他各组都少,所以第1组盐酸过量(2)A组成可能是:Na2CO3、NaHCO3、Na2CO3与NaHCO3、Na2CO3与NaOH等四种情况.由质量分析知为Na2CO3与NaHO3的混合物,由质量守恒和碳元素守恒可求出答案:NaHCO3%为44.2%,Na2CO3%为55.8%。例4.现有一份CuO和Cu2O的混合物,用H2还原法测定其中的CuO质量x克,实验中可以测定以下数据:①W:混合物的质量(g)、②W(H2O):生成水的质量(g)、③W(Cu):生成Cu的质量(g)、④V(H2)标准状况下消耗H2的体积(L)。(已知摩尔质量:Cu:64g/mol、CuO:80g/mol、Cu2O:144g/mol、H2O:18g/mol)(1)为了计算x至少需要测定上述4个数据中__________个,这几个数据的组合共有________种。请将这些组合一一填入下列空格中;(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