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樟树市2016-2017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周练试题(4)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有20小题,每小题4分,共80分。在每小题所列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1.“秦统治者利用这些原则开始征服其他诸侯,建立第一个帝国。然后他们又用一惯无情的手段将严密的组织扩大到全国,不过,其结果正如我们将看到的,引起了一个反作用,使帝国在其创立者去世后没几年就被推翻。”(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材料中所列举的“严密的组织”制度是指A.宗法制度B.分封制度C.中央集权制度D.科举制度2.梁启超在论述中国古代专制政治发展时说:“专制权稍薄弱,则有分裂,有分裂则有力征,有力征则有兼并,兼并多一次,则专制权高一度,愈积愈进。”从中国古代历史整体来看,这一论述中可以确认的是A.君主专制是维系统一的主要条件B.分裂动荡是专制权力产生的前提C.专制程度随历史进程而不断加强D.武力夺取政权是专制制度的基础3.刘泽华(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研究专家)在某著作的序言中写道:“在这种政权结构中,各级大大小小的封建官僚,就是这部大机器上的无数小螺丝钉;而最高的君主,便是这部巨大机器的总操纵者。……官僚们永远只能是君主的工具,官僚机构只能是君主的办事机构。”对上述表述理解不正确的是A.“这种政权结构”是指古代中国的官僚机构B.“这部大机器”是指古代中国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C.著作研究的突破口有可能是中国古代官僚政治D.著作有可能从官僚政治的工具性彻底否定官僚政治的历史作用4.明史专家吴晗在《朱元璋》一书中曾这样描述我国古代的君臣关系:“在宋以前有三公坐而论道的说法……到宋朝便不然了。从太祖以后,大臣上朝在皇帝面前无坐处,一坐群站,……到了明代,不但不许坐,站着都不行,得跪着说话了”。君臣关系从坐而站而跪,说明中国古代中央政治制度演变的重要特点是A.中央对地方的管理日益加强B.内阁制度日渐成熟C.中央的权力日益向帝王集中D.丞相权力被六部分割5.“罗马帝国瓦解了,但罗马人却把他们的文明留给了欧洲人”。这主要是指A.给予自由民和奴隶以公民权利B.法律制度中的一些原则和做法C.对私有制的揭露和批判D.轮留坐庄和抽签选举的直接民主方式6.17世纪英国革命中克伦威尔建立护国政体,18世纪美国独立战争后将邦联制改造成联邦制,19世纪初拿破仑建立法兰西帝国.这一系列现象反映出A.新旧交替时代“君权神授”观念影响深远B.新兴资产阶级与封建势力斗争的曲折艰难C.高效的军事体制有利于维护新生政权的统治D.确立制度与稳定秩序是巩固革命成果的必需7.《独立宣言》写道:“代表权对人民来说具有无可估量的意义,而对暴君来说是可怕的。”这句话体现在美国1787年宪法中就是A.美国政府采取三权分立的办法实现制约和平衡B.美国实行联邦制C.美国最高法院的大法官通过总统任命,参议院批准D.美国总统和国会议员由选举产生8.历史学家陈旭麓有一句名言:“中国不是自己走出中世纪的,是被轰出中世纪的。”陈旭麓所说的“轰”是指A.鸦片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C.八国联军侵华战争D.甲午中日战争9.你见过扯线木偶吗?木偶被线扯着,任人摆布。在近代中国屈辱的历史,清政府就像木偶一样任人摆布,请问清政府最终成为完全任人摆布后A.《南京条约》B.《北京条约》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10.俄国记者扬契维茨基在《八国联军目击记》中写道:每一次齐射之后,我们都听到了刺耳的号叫声,只见红灯掉落了,溃散了,熄灭了。但是民团仍然挥舞着大刀长矛,向车站前进……一排子弹射过去,大旗倒下了,又举了起来,接着又倒了下去。材料最能说明义和团A.坚定的政治信仰B.无畏的牺牲精神C.顽强的民族精神D.愚昧的果敢顽强11.《茶馆》第二幕有这样一段对话“三爷,咱们的茶馆改了良,你的小辫子也应该剪了吧?”李三“改良!改良!越改越凉,冰凉冰凉……哼,我还是留着我的小辫子儿。万一把皇上改回来呢!”这揭示了A.民主思想在中国没有反响B.辛亥革命不彻底C.民众对西化的普遍排斥D.普通民众的怀旧心理12.1923年《晨报》公布了一项社会调查,其中两个问项的统计数据如下:“你喜欢资本主义吗?”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