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化学期末练习1.下列物质的俗名与其化学式不相对应的是A.小苏打一Na2CO3·10H2OB.生石膏一CaSO4·2H2OC.石英-SiO2D.重晶石一BaSO42.形成酸雨的主要原因是A.未经处理的工业废水任意排放B.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增多C.工业上大量燃烧含硫燃料和以含硫矿石为原料冶炼金属D.汽车排放的尾气3.下列物质间的反应没有明显反应现象的是A.常温下,浓硝酸、浓硫酸使铁和铝发生钝化B.二氧化硫气体分别通入溴水、品红溶液中C.用玻璃棒分别蘸取浓盐酸和浓氨水并互相靠近D.将氯化氢气体通入滴有酚酞的烧碱溶液中4.在等体积的NaC1、MgCl2、A1Cl3三种溶液中,分别加入等量的AgNO3溶液,恰好都完全反应,则以上三种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为A.1:2:3B.3:2:1C.1:1:1D.6:3:25.下列各组物质反应能生成氢气的是A.铁与稀硝酸B.铁与浓硫酸C.铝与NaOH溶液D.次氯酸见光分解6.下列事实中,能证明硫酸是强电解质的是A.能使石蕊试液变红B.能跟锌反应产生氢气C.1mol/L硫酸溶液中H+浓度为2mol/LD.能与碳酸钠反应放出二氧化碳气体7.下列变化中,必须加入氧化剂才能发生的是A.HC1→NaClB.SO2→SC.Na→Na2O2D.NaHCO3→CO28.在体积为V的密闭容器中,加入amolNO、bmolO2、cmolN2,充分反应后,容器内氮原子数和氧原子数之比为9.下列反应中气体只作氧化剂的是A.C12通入水中B.C12通入NaBr溶波中C.H2与灼热的CuO反应D.NO2通入水中10.某无色透明溶液,在酸性环境下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A.Na+K+SiO32-Cl-B.Na+HS-HCO3-C1-c.K+MnO4-NO3-Fe2+D.Mg2+Cl-NH4+SO42-11.1.92g铜与过量的浓硝酸反应,收集到1.344L气体(折算成标准状况),则被还原的硝酸的物质的量是A.0.05molB.0.06molC.0.68molD.0.12mol12.设N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23g金属钠变为钠离子时失去的电子数为NAB.18g水所含的电子数目为NAC.在常温常压下11.2L氯气所含的原子数目为NAD.常温常压下32g氧气所含的原子数目为NA13.等质量的CH4和NH3相比较,下列结论错误的是A.它们的分子个数之比为17:16B.它们的原子个数之比为17:16C.它们的氢原子个数之比为17:12D.同温同压下两种气体的体积之比是17:1614.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A.铜与稀硝酸反应:3Cu+8H++2NO3-=3Cu2++2NO↑+4H2OB.氯气跟水反应:C12+H2O=2H++C1-+C1O-C.钠跟水反应:Na+2H2O=Na++2OH-+H2↑D.氯化铁溶液中加入铜片Fe3++Cu=Fe2++Cu2+15.有10.2g镁和铝的混和粉末溶于500mL4mol·L-1的盐酸中。若加入2mol·L-1的氢氧化钠溶液,要使产生的沉淀的质量最大,则需加入的氢氧化钠溶液的体积为1A.100mlB.500mLC.1000mLD.1500mL16.下列各组物质中,使有色物质褪色的反应机理相同的是()A.二氧化硫和过氧化钠B.过氧化氢和次氯酸C.二氧化硫和漂白粉D.活性炭和二氧化硫17.实验室用铜和浓硫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硫,下列有关该反应的说法错误的是()A.铜是还原剂,发生了氧化反应B.每生成1molSO2,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是2molC.每消耗1molCu,起氧化剂作用的硫酸消耗2molD.反应后物质中可能有白色固体出现18.把足量的铁粉投入到硫酸和硫酸铜的混合溶液中,充分反应后,剩余金属粉末的质量与原加入铁粉的质量相等,则原溶液中H+和SO42-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是()A.2:7B.3:8C.1:2D.1:419.已知常温下氯酸钾与浓盐酸反应能放出氯气,现按右下图进行卤素的性质实验。玻璃管内分别装有滴有少量不同溶液的白色棉球,反应一段时间后,对图中指定部位颜色描述正确的是()①②③④A黄绿色橙色蓝色红色B黄绿色橙色蓝色白色C黄绿色无色紫色红色D无色橙色紫色白色20.在能与铝反应产生氢气的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A.NH4+、Cu2+、Cl-、NO3-B.K+、Na+、SO32-、S2-C.K+、Na+、AlO2-、SO42-D.Ba2+、Na+、Cl-、Br--21.进行化学实验,观测实验现象,通过分析推理得出正确的结论是化学学习的方法之一。下列对有关实验事实的解释正确的是()A.SO2气体使高锰酸钾溶液褪色,表现了SO2的漂白性B.在含有Cu(NO3)2、Mg(NO3)2和AgNO3的溶液中加入适量锌粉,首先置换出的是CuC.浓硝酸在光照条件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