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苏北四市(徐州、淮安、连云港、宿迁)2016届高三化学上学期期中质量抽测试题(含解析)本试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O-16Na-23S-32第I卷选择题(共40分)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我国新修订的《环境保护法》已于2015年1月1日起施行。下列做法不应该提倡的是A.用CO2合成聚碳酸酯等可降解塑料,减少白色污染B.推广燃煤发电,停建核电站,避免核泄漏事故的危害C.加强生活污水的脱氮除磷处理,遏制水体的富营养化D.实施化石燃料脱硫脱硝技术,减少大气污染物的排放【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A、形成白色污染的主要来源为聚乙烯材料,难以降解,但利用二氧化碳等原料合成的聚碳酸酯类可降解塑料有利于减少白色污染,故A正确;B、燃煤发电污染较大,核能是清洁能源,故B错误;C、大量含有各种含氮和磷有机物的废污水排入水中,促使水域富营养化,加强城市生活污水脱氮除磷处理,可遏制水体富营养化,故C正确;D、实施矿物燃料脱硫脱硝技术可以减少硫、氮氧化物排放,故D正确,故选B。考点:考查了常见的生活环境的污染及治理的相关知识。2.下列有关氧元素及其化合物的表示正确的是A.质子数为8、中子数为10的氧原子:B.氧原子的结构示意图:C.水分子的电子式:D.乙酸甲酯的结构简式:HCOOC2H5【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A、质子数为8、中子数为10的氧原子的质量数为18,故A正确;B、氧原子最外层为6个电子,故B错误;C、水分子是根据化合物,不存在离子键,故C错误;D、乙酸甲酯的结构简式为CH3COOCH3,故D错误;故选A。考点:考查了化学用语的相关知识。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化学反应中,原子重新组合时伴随着能量的变化B.淀粉和纤维素的化学式均为(C6H10O5)n,故互为同分异构体C.通过化学变化可以“点石成金”,即可将黏土转化成金单质D.等质量的铝粉按a、b两种途径完全转化,途径a比途径b消耗更多的NaOH【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A、在化学反应中不仅发生物质变化,同时发生能量变化,故A正确;B、淀粉和纤维素的化学式均为(C6H10O5)n,但n不等,不是同分异构体,故B正确;C、化学变化遵守原子守恒,黏土中不含金元素,不可能转化成金单质,故C错误;D、假设铝的物质的量为1mol,途径a消耗1mol氢氧化钠,途径b消耗1mol氢氧化钠,2种途径消耗的氢氧化钠相等,故D错误;故选A。考点:考查了化学变化中的物质变化和能量变化、同分异构体、质量守恒、铝的性质等相关知识。4.Mg和SiO2在高温下反应生成MgO和Mg2Si。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微粒的半径:Si>MgB.氧元素不存在同素异形体C.Mg的还原性强于SiD.该反应是置换反应,镁元素被氧化【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A、同周期从左到右原子半径依次减小,则微粒的半径:Si<Mg,故A错误;B、氧元素有两种单质,氧气和臭氧,则氧元素存在同素异形体,故B错误;C、同周期从左到右单质的还原性减弱,则Mg的还原性强于Si,故C正确;D、一种单质与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叫置换反应,该反应中生成物中没有单质,所以不是置换反应,故D错误;故选C。考点:考查了同周期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置换反应的概念等相关知识。5.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主族元素X、Y、Z、W,X是最外层只有一个电子的非金属元素,途径a:NaOH溶液点燃O2Al2O3AlNaAlO2;AlNaOH溶液NaAlO2途径b:Y是地壳中含量最高的元素,W的原子序数是Y的2倍,X、Y、Z、W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X和Y只能形成一种化合物B.简单离子半径:W2->Y2->Z2+C.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W>YD.WY2、ZY中化学键类型相同【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短周期主族元素X、Y、Z、W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是最外层只有一个电子的非金属元素,则X为H元素;Y是地壳中含量最高的元素,则Y为O元素;W的原子序数是Y的2倍,则W为S元素;Z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5-1-6-6=2,Z的原子序数大于氧、小于S,则Z为Mg。A、H和O可以形成H2O、H2O2,故A错误;B、电子层结构相同的离子,核电荷数越大离子半径越小,电子层越多离子半径越大,故离子半径:S2->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