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忌讽齐王纳谏》同步练习一、积累与运用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A.涸(hé)辙粜(tiào)米恣睢(suī)衣衫褴褛(lǚ)B.嗤(chī)笑栈(zhàn)桥打盹(dǔn)拾(shè)级而上C.褒(bāo)贬汲(jí)水皱缬(xié)泠泠淙淙(zóng)D.参(cēn)差憨(hān)厚跌宕(dàng)明眸(móu)善睐2.下列有关文学常识及课文内容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A.《战国策》是中国古代的一部史学名著。它是一部国别体史书,主要记载战国时期谋臣策士纵横捭阖的斗争。B.《陈涉世家》选自《史记》,作者司马迁,是西汉时的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本篇文章记叙了陈胜起义的原因、经过和起义后的浩大声势。C.《岳阳楼记》的作者是“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范仲淹,文章借描写岳阳楼的周围景物,通过对“迁客骚人”览物之情的分析议论,深刻地表达了“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旷达胸襟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宏大政治抱负。D.《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周代诗歌305篇,《蒹葭》和《关雎》这两首诗均出自《诗经》,诗中歌颂了纯洁的爱情。3.下列句子有语病的一项是()A.机会是最公正的,它永远不会光顾那些生活中的看客。B.练武术跟练舞蹈,完全是截然不同。C.现代社会交通发达,万里之外可以朝发夕至。D.端正学习态度,改进学习方法,是提高学习成绩的关键。4.下列加点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一向固执己见的总经理,这次竟然一改作风,从善如流了。B.画家以酣畅淋漓的笔墨,描绘出江南的一片新绿,真使人有妙手回春之感。C.当天的活动花样百出,互动性极强,尤其是反串女子组合的表演,笑料百出,让现场的观众忍俊不禁。D.他望着八百里沂蒙起伏的群山,文思泉涌,一首《沂蒙颂》一气呵成。二、阅读《宋史•杨时传》,完成后面问题。杨时字中立,南剑将乐人。幼颖异,能属文①,稍长,潜心经史。熙宁九年,中进士第。时河南程颢与弟颐讲孔、孟绝学②。于熙、元之际,河、洛③之士翕然④师之。时调官不赴,以师礼见颢于颍昌,相得甚欢。其归也,颢目送之,曰:“吾道南矣。”四年而颢死,时闻之,设位哭寝门⑤,而以书赴告同学者。至是,又见程颐于洛,时盖年四十矣。一日见颐,颐偶瞑坐,时与游酢⑥侍立不去,颐既觉,则门外雪一尺矣。……德望日重,四方之士不远千里从之游,号曰龟山先生。【注释】①属(zhǔ)文:写文章。②绝学:宏伟独到的学术。③河、洛:黄河与洛水,也指这两条河之间的地区。④翕(xī)然:统一或协调的样子。⑤寝门:内门。⑥游酢:字定夫,建州建阳人。程门四大弟子之一。1.根据要求,完成下列两小题。⑴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①河、洛之士翕然师之()②时盖年四十()③颐既觉()④侍立不去()⑵下列各句与例句中“以”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例句:以师礼见颢于颍昌A.策之不以其道(《马说》)B.遂以名楼(《黄鹤楼》)C.一儿以日初远(《两小儿辩日》)D.以其境过清(《小石潭记》)2.用“/”标出下面句子的两处朗读停顿。时河南程颢与弟颐讲孔、孟绝学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⑴时调官不赴,以师礼见颢于颖昌,相得甚欢。⑵此印者才毕,则第二板已具。(《活板》)4.阅读下面的链接材料,回答问题。【链接】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送东阳马生序》)选文与链接材料都写到了“雪”,试分别回答写“雪”的作用。答案解析一、1、【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字音题考核的内容有多音字、形似字、音近字、形声字、统读字、生僻字、方言误读七类,命题形式主要有找出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或注音有误的一项。复习时分类整理记忆,以记忆为主,训练、记忆相结合。本题中的几个错音要注意方言音与普通话正确读音之间的区别。C项中“泠泠淙淙(zóng)应为“泠泠淙淙(cóng)考点: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能力层级为识记A。2、【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C中“范仲淹”不属于“唐宋八大家”。考点:识记文学常识。能力层级为识记A。3、【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辨析病句的能力。首先要仔细阅读句子,分析句子的主干,看看各个部分是否搭配,是否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