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化学母题实战应考指南第二轮复习第六章氧族元素环境保护2二、硫的重要化合物巩固·夯实基础●网络构建●自学感悟1.二氧化硫的性质(1)将二氧化硫分别通入下列溶液中,把产生的现象与其体现的性质填入下表空格中:溶液石蕊试液加有酚酞的氢氧化钠溶液KMnO4酸性溶液溴水品红溶液现象变红褪色褪色褪色褪色SO2的性质溶于水显酸性溶于水显酸性还原性还原性漂白性(2)将二氧化硫通入水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SO2+H2OH2SO3,若在空气中放置一段时间后,再加入BaCl2溶液出现的现象是产生白色沉淀,其原因是H2SO3被O2氧化生成了H2SO4。(3)检验某混合气体中含有SO2和CO2的方法如图6-1所示:用心爱心专心122号编辑1图6-1若A瓶品红溶液褪色,证明混合气体中含有SO2,B瓶的作用是除去剩余的SO2,C瓶的作用是证明SO2已除净,说明原混合气体中含有CO2的实验现象是D瓶中产生白色沉淀。2.硫酸的性质(1)根据下列化学反应和事实,说明利用了硫酸的什么性质,填在各小题的横线上。A.不挥发性(高沸点)B.酸性C.吸水性D.脱水性E.强氧化性F.强酸性①浓硫酸可作气体干燥剂C。②CuSO4·5H2OCuSO4+5H2OC。③2NaCl+H2SO4(浓)△Na2SO4+2HCl↑A。④FeS+H2SO4(稀)====FeSO4+H2S↑F。⑤Zn+H2SO4(稀)====ZnSO4+H2↑B。⑥Na2SO3+H2SO4====Na2SO4+SO2↑+H2OF。⑦Cu+2H2SO4(浓)△CuSO4+SO2↑+2H2OBE。⑧S+2H2SO4(浓)△3SO2↑+2H2OE。(2)利用废铜屑制取CuSO4溶液最好的方法是(B)A.铜屑和浓硫酸混合加热B.铜屑在空气中燃烧后再溶于稀H2SO4C.铜屑与稀硫酸混合加热D.铜屑在空气中灼烧后再溶于浓H2SO4理解·要点诠释考点1二氧化硫与二氧化碳性质比较(1)物理性质相同点:常温下,都是无色气体,密度都大于水。不同点:二氧化碳没有气味,二氧化硫有刺激性气味;二氧化碳无毒,二氧化硫有毒;二氧化碳能溶于水(1体积水大约溶解1体积气体),二氧化硫易溶于水(1体积水大约溶解40体积气体);二氧化硫易液化。(2)化学性质相同点:都是酸性氧化物。①都能和水反应,生成的酸不稳定,只能存在于溶液中CO2+H2OH2CO3;SO2+H2OH2SO3。②都能与碱反应,用量比不同,可以生成两种盐。SO2、CO2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都是先生成沉淀,当SO2、CO2过量时又溶解。不同点:①二氧化硫常表现还原性,二氧化碳表现氧化性2SO2+O22SO3CO2+C△2CO二氧化硫能被高锰酸钾、氯水、溴水、碘水等氧化剂氧化,二氧化碳不能。②二氧化硫具有漂白性,能漂白某些有色物质,二氧化碳不能。③造成环境破坏的原因不同:二氧化硫形成酸雨,二氧化碳引起温室效应。用心爱心专心122号编辑2考点2硫酸的性质硫酸是高沸点的二元强酸。纯净的硫酸为无色油状液体,密度比水大(98%浓硫酸密度为1.84g·cm-3),可以任意比例溶于水,溶解过程中伴随着放热现象,因此浓硫酸稀释时,只能将浓硫酸沿玻璃棒注入水中,不可将水倒入浓硫酸中。硫酸在溶液中发生电离:H2SO4====2H++,故稀硫酸具有强酸性,能与指示剂、金属、碱、碱性氧化物、盐等物质发生反应。浓硫酸还具有吸水性、脱水性、强氧化性等特性。(1)稀硫酸能与活泼金属反应产生氢气,而冷的浓硫酸遇铁、铝等金属产生钝化作用,热的浓硫酸具有较强的氧化性,可将许多金属、非金属及某些还原性化合物氧化。(2)在涉及硫酸的反应时,要注意分析在浓度不同时的反应情况:锌和浓硫酸反应时,如果锌过量,随着硫酸浓度的降低变成稀硫酸后,Zn仍能与稀硫酸反应生成氢气,得到的是SO2和H2的混合气体;Cu与浓硫酸反应时,如果Cu过量,随着硫酸浓度的降低变成稀硫酸后,两者将不再反应。考点3溶液中的检验(1)原理:利用Ba2++====BaSO4↓(白色),BaSO4具有不溶于盐酸、硝酸的特性。(2)试剂:可溶性钡盐〔BaCl2或Ba(NO3)2溶液〕、盐酸或稀硝酸。(3)检验的误区:①只加可溶性钡盐,不酸化。误将、、、Ag+等干扰离子判成,此时上述离子同样会产生BaCO3、Ba3(PO4)2、BaSO3、AgCl的白色沉淀。②误将Ag+、Pb2+判成。如向待测液中滴加BaCl2溶液,再加盐酸有白色沉淀便断定含。其错误是未注意溶液中不含而含Ag+或Pb2+也会有同样现象。因为Ag++Cl-====AgCl↓(白色)Pb2++2Cl-====PbCl2↓(白色)③误将判成。如向待测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