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历史2019高考一轮选练编题(13)李仕才一、选择题1、1901年,摩根、洛克菲勒、哈里曼等垄断巨头联合成立北方证券公司,其目的是垄断铁路事业,抬高运费。1902年司法部长根据罗斯福总统的指示,以北方证券公司违反《谢尔曼反托拉斯法》为理由,对它起诉。对该垄断组织的起诉()A.意在整顿资本主义经济秩序B.标志着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出现C.体现了政府对垄断组织的否定D.限制了垄断组织的发展【答案】A【解析】该公司的“目的是垄断铁路事业,抬高运费”,而司法部长“以北方证券公司违反《谢尔曼反托拉斯法》为理由,对它起诉”,可见其意在整顿经济秩序,故A项正确。2、元代行省的设置,无视历来与划界密切相关的几条最重要的山川边界的存在。如陕西行省越过秦岭而有汉中盆地,江西行省跨过南岭而有广东。统治者这么划界的主要意图是A.便于中央直接管理地方B.实行民族分化政策C.推行汉蒙二元统治D.防止出现地方割据【答案】D【解析】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元代行省制度3、下面两幅图片反映了不同历史时期中国的外交关系。图二反映的外交关系与图一的不同在于()A.缔结军事同盟B.坚持独立自主C.加强友好磋商D.结伴而不结盟【答案】D4、朱元璋即位之初,“严私铸之禁”,甚至将严禁私铸铜钱一项载入《大明律》。此后不久下诏:“凡私铸铜钱,准许作为废铜送至官府,官府每斤给制钱一百九十文(官方规定铸钱每斤160文)偿之。”这一变化A.反映出铜矿资源的丰富B.表明私铸法令被严格执行C.说明私人冶铸获利丰厚D.客观上鼓励了私人铸钱【答案】D5、唐代佛学盛极一时,似有一统天下之趋势;宋代以后,儒学注入了时代新内涵,逐渐成为控制整个国家社会意识形态的官方哲学。这表明儒学A.具有民族凝聚力和使命认同感B.与佛教文化相互融合共同发展C.倡导的理念随王朝更替而成熟D.显示出与时俱进的时代感召力【答案】A6、李泽厚先生曾以“启蒙与救亡的双重变奏”作为解释中国近现代思想史上许多错综复杂现象的基本线索,认为“现代中国在启蒙与救亡这两重同等紧迫的使命之间徘徊,从一个极端跳跃到另一个极端,最终救亡压倒了启家”。李泽厚此观点在中国近代史上的最好诠释是A.辛亥革命与国民革命运动B.甲午中日战争与戊戍变法C.新文化运动与五四运动D.两次鸦片战争与洋务运动【答案】C【解析】材料“现代中国在启蒙与救亡这两重同等紧迫的使命之间徘徊,从一个极端跳跃到另一个极端,最终救亡压倒了启蒙”是指启蒙与救亡是近代中国的两大主题,起初这两个主题是同步发展、相得益彰的,但一段时间后,民族危亡局势和越来越激烈的现实斗争改变了启蒙与救亡的平行局面,最终“救亡压倒了启蒙”,结合所学可知这是指新文化运动最终让位于五四爱国救亡运动。故C项符合李泽厚的观点。国民革命运动、甲午中日战争、两次鸦片战争与题意“中国近现代思想史”不符,故ABD排除。7、晚清状元实业家张謇曾说:“謇愚不自量,念普鲁士之报法,毕士马克归功于教育,欲兴教育,赤手空拳,不先兴实业,则上阻旁挠,下复塞之,更无凭借。”这说明张謇A.特别推崇“实业救国”思想B.认为教育是富强的根本C.找到了正确的救圉道路D.认为教育重要性远超实业【答案】A【解析】“不先兴实业,则上阻旁挠,下复塞之,更无凭借”说明实业是国家强盛、民族独立的关键,A正确;教育是普鲁士和德国等兴起的原因,A错误;实业救国只是当时救国思想一个方面,C错误;材料认为实业超过教育。D错误。8、学者罗明先等人认为,孔子一直作为传统儒家文化的载体而存在着,现在要“打倒孔子”,人们就像突然失去了信仰一样,思想上不知该何去何从。也正是因为这种混乱,所以新文化运动很快就结束了,进入马克思主义的信仰时代。材料所要表达的观点是A.新文化运动动摇了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B.新文化运动在思想方面存在着严重的不足C.“打倒孔子”导致了新文化运动的结束D.新文化运动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奠定了基础【答案】B二、非选择题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早期的各帝国几乎完全限于各自所在的大河流域地区内,看起来就像汪洋大海般的野蛮状态的几座小岛。不过在公元1世纪,罗马帝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