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甸小学数学备课年级:一备课人:丛晓红课型:新授课学习内容苏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第84-85页例题及想想做做。课时1总课时学习目标1.使学生初步认识整时,会在钟面上拨出整时。2.使学生初步认识大约几时,会在钟面上拨出大约几时。3.培养学生遵守作息时间、珍惜时间的良好习惯,培养学生的时间观念。重、难点认识几时、认识大约几时知识链接课前准备教师准备课件、钟面模型学生准备学具钟面活动过程模式教师导航学生活动初探展示激趣质疑知识迁移尝试探究创设情境:1、有哪位小朋友知道你早上是什么时候起床,晚上什么时候睡觉?2、那你们是怎么知道的?3、小结:有的小朋友是爸爸妈妈看了钟表告诉你的,有的小朋友是自己看了钟表知道时间的。看来,钟表在生活中作用还真不小。你们愿意和它交朋友吗?那今天我们就来“认识钟表”。(板书:认识钟表)我知道、我交流:1、钟面上有些什么?2、钟面上的数字有什么特别的地方?教师小结:说的真好,钟面上有12个数,还有两根针,一根长针叫分针,短针叫分针。我探究、我交流:指名学生说一说拿出自带的钟面学具,说一说钟面上有些什么。展示交流引导点拔巩固提升当堂检测一、认识整时教师拨一个整时的钟面,学生同桌讨论:1、那这个钟面上表示的时间你知道吗?你是怎么看出来的呢?2、它们的指针分别指着数字几呢?教师小结: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几,就是几时。二、认识大约几时:教师在钟面模型上拨7时不到一点,问:“这是几时?”。1、引导小朋友说说这时的分针指着几?与刚才有什么不一样吗?2、引导同桌互相讨论:3、根据小朋友的回答小结:7时不到一点或超过一点,可以叫做“大约7时”。4、课件出示一些大约几时的钟面,学生说出是几时。我实践、我感悟:1、谈话:7时了,小朋友一天的学习生活又要开始了,今天来了一些客人老师,他们非常想知道小朋友一天的生活,我们向他们介绍一下,好吗?(想想做做2)2、课件出示小朋友的起床、做操、吃饭、活动、睡觉的照片,上面配有相应的时间,帮助学生回忆并完整地表述出来。设疑:做操是8时,睡觉也是8时,是同一个时间吗?怎么会有两个8时?3、画一个自己最喜欢的几时,和同桌交流,集体交流,说说自己为什么最喜欢这个时间。4、介绍各种各样的钟。(课件出示:各种钟的图片)同桌的小朋友互相说一说同桌小朋友一个报整时,另一个小朋友练习拨钟。练习之后再交换练习。引导小朋友看清楚分针指在哪里,教师和学生互相提问和拨钟面,体会大约几时的分针指在哪里5、着重介绍电子钟。(想想做做7)(出示都表示5时的三只钟)谈话:观察这些钟,你发现了什么?四、我应用、我检测:1、钟面有两根针,长的一根针叫()针,短的一根针叫()针。钟面上有()个数字,它们从()到()。2、给下面的钟面画上时针或分针。(补充习题)3、制作一张作时息间表,分别是:起床、上学、放学、睡觉。引导小朋友说说自己在早上8时和晚上8时做些什么事情。教师可以用教具钟面从0时开始拨针,一直拨到夜里12时,边拨边和小朋友说说这些时候我们大家会做些什么事情。学生自己说说在哪里看过这些钟面的学生练习,教师巡回指导板书设计认识钟表钟面:长针——分针短针——时针有12个数字,从1到12整时:分针指着12,大约几时:分针指着12的左边或右边一点教后反思《认识钟表》教学反思双甸小学丛晓红钟表在日常生活中都经常接触,时间的知识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处处都离不开,学生每天起床、吃饭、上课、下课都要按照一定的时间来进行,这样在生活中潜移默化的就感知了时间这一抽象概念的存在,而且一年级的学生在接受学前教育时,就初步认识了钟面。本节课要求学生能够认识整时和大约几时,是学生建立时间观念的初次尝试,也为以后“时、分”的教学产奠定了基础。所以本节课的内容对于他们来说也并不陌生。但学生们对钟表的认识主要来源于生活的积累和家庭教育,大部分的认识方式不规范,缺少系统性,五花八门。所以这部分知识的教学应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为基础,进行升华、提升和总结。在教学后,我觉得自己可能因为经验尚浅,对教材的理解还不够深刻,仅仅只让学生认识钟面,认识时针和分针,会看、会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