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一普通班期末历史试题(全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第一部分:选择题(共60分)一、本题共60小题,每小题1分,共计6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要求。1.商代统治者凡政治事务都通过占卜进行决策,这说明我国古代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之一是()A.神权与王权结合B.以等级关系为纽带C.权力的高度集中D.以地域关系为基础2.秦始皇为了加强君主专制,创立了()A.分封制B.宗法制C.科举制D.皇帝制3.王位世袭制代替禅让制的根本原因是()A.社会生产力的发展B.国家机器的完善C.“家天下”局面的出现D.历史人物的决策4.古代中国某政治制度规定,凡遇军国大事,中书省秉承皇帝旨意草拟意见,送门下省审议,由尚书省执行。该制度是()A.三省制B.科举制C.行省制D.内阁制5.春节作为中华民族第一大节日,蕴含着辞旧迎新、合家团圆的寓义,是中华民族自我认同的一个文化符合。与春节“合家团圆”关系最为密切的是()A.禅让制B.宗法制C.世袭制D.分封制6.清朝设置了一个辅助皇帝处理政务的中枢机构,其特点有机构简单,人员精干,有官而无吏,办事效率较高等。该机构是()A.军机处B.枢密院C.中朝D.内阁7.在中国古代史上,经常出现地方分裂或叛乱的现象,对这种现象的评述,正确的有()①根本原因是封建经济的分散性②主要原因是某统治政策的失误导致中央弱地方强③破坏生产,给人民带来深重灾难④给我们的启示是地方政权不宜过大,必须保持中央政令的畅通A.①②③B.①②C.②③④D.①②③④8.自秦始皇建立君主专制制度后,历代王朝一方面设置宰相作为皇帝的助手参与国家大事的决策,另一方面又想方设法削弱宰相的权力。与之有关的措施包括()①西汉设置“中朝”②唐朝实行三省制③明朝设立内阁④清朝设立军机处A.③④B.①④C.②③D.①②9.近代中国某不平等条约规定:“自今以后,大清皇帝恩准英国人民带同所属家眷,寄居大清沿海之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等五处港口,贸易通商无碍”。该条约是()A.《南京条约》B.《北京条约》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10.有人曾对中国近代史上的一场战争发出这样的感慨:“从前我国还只是被西方大国打败,现在竟被东方的小国打败了,而且败得那样惨,条约又订得那样苛刻,这是多么大的耻辱啊!”其中的“条约”是指()A.《北京条约》B.《辛丑条约》C.《马关条约》D.《南京条约》11.1861年维克多·雨果在给朋友的信中怒斥火烧圆明园的罪行“在我们眼中,中国人是野蛮人,可是你们看文明人对野蛮人干了些什么”信中“文明人”是指()A、英国军队B、法国军队C、英法联军D、八国联军12.1853年,太平天国颁布的纲领性文件是()A.《十款天条》B.《原道觉世训》C.《原道醒世训》D.《天朝田亩制度》13.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根本原因是()A.清王朝强大的军事实力B.没有科学理论的指导,缺乏先进阶级的领导C.无法长期保持领导集团的团结D.不能正确对待传统文化14.有人曾说“辛亥革命是一朵不结果的花”,对此理解最准确的是()A.帝国主义干涉使南京临时政府内外交困,被迫解散B.袁世凯篡夺了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孙中山出走海外C.推翻封建帝制建立了共和国,但未改变中国社会性质,未完成革命任务D.革命阵营中的立宪派和旧官僚向革命派进攻,迫使孙中山辞职15.1927年8月1日,周恩来、贺龙等率领革命军在南昌起义的重要历史意义是()A.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B.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C.反抗外来侵略的第一次完全胜利D.建立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16.井冈山被誉为“中国革命的摇篮”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奠基石”,主要依据是()A.是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地B.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C.创建了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D.是北伐战争的主战场17.1935年红军在长征途中召开了遵义会议,对于这次会议的概况叙述准确的有()①是中国共产党从幼稚走向成熟的标志②是中国革命史上一次生死攸关的转折点③肯定了毛泽东的正确主张④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18.标志着中国人民局部抗日战争开始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