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点总动员16《电解质溶液(粒子浓度大小比较)》题型介绍:电解质溶液是高考的必考题型,通常考查电解的概念、弱电解质的电离、盐类的水解、沉淀溶解平衡以及三大守恒关系。通常以粒子浓度大小比较、守恒关系的应用、酸碱中和滴定等形式进行考查。近几年的趋势是这类试题的综合性越来越强,从单一考查电离、水解到综合考查,从单纯的浓度大小比较到浓度比较、等量关系、反应规律等。在备考中从理论的角度进行深入复习,着重方法的掌握和运用。高考选题:【2015四川理综化学】常温下,将等体积,等物质的量浓度的NH4HCO3与NaCl溶液混合,析出部分NaHCO3晶体,过滤,所得滤液pH<7。下列关于滤液中的离子浓度关系不正确的是()A.<1.0×10-7mol/LB.c(Na+)=c(HCO3-)+c(CO32-)+c(H2CO3)C.c(H+)+c(NH4+)=c(OH-)+c(HCO3-)+2c(CO32-)D.c(Cl-)>c(NH4+)>c(HCO3-)>c(CO32-)【答案】C【考点定位】电解质溶液【名师点睛】电解质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比较问题,是高考热点中的热点。多年以来全国高考化学试卷几乎年年涉及。这种题型考查的知识点多,灵活性、综合性较强,有较好的区分度,它能有效地测试出学生对强弱电解质、电离平衡、水的电离、pH、离子反应、盐类水解等基本概念的掌握程度以及对这些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围绕盐类水解的类型和规律的应用试题在高考中常有涉及。考查的重点内容有:1、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主要考查:电解质、非电解质的判断;某些物质的导电能力大小比较;外界条件对电离平衡的影响及电离平衡的移动;将电离平衡理论用于解释某些化学问题;同浓度(或同pH)强、弱电解质溶液的比较等等。);2、水的电离程度影响的定性判断与定量计算;3、盐溶液蒸干灼烧后产物的判断;4、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的比较等。解题技巧:1、解题过程2、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的比较规律(1)多元弱酸溶液,根据多步电离分析,如在H3PO4溶液中,c(H+)>c(H2PO)>c(HPO)>c(PO)。(2)多元弱酸的正盐溶液根据弱酸根的分步水解分析,如Na2CO3溶液中c(Na+)>c(CO)>c(OH-)>c(HCO)。(3)不同溶液中同一离子浓度的比较,要看溶液中其他离子对其影响。如在相同物质的量浓度的下列各溶液中①NH4Cl、②CH3COONH4、③NH4HSO4。c(NH)由大到小的顺序是③>①>②。(4)混合溶液中各离子浓度的比较,要进行综合分析。有关规律如下:①电荷守恒规律:电解质溶液中,不论存在多少种离子,溶液总是呈电中性,即阴离子所带负电荷总数一定等于阳离子所带正电荷总数,如NaHCO3溶液中存在着Na+、H+、HCO、CO、OH-,必存在如下关系:c(Na+)+c(H+)=c(HCO)+c(OH-)+2c(CO)。②物料守恒规律:电解质溶液中,由于某些离子能够水解,离子种类增多,但原子总数是守恒的,如K2S溶液中S2-、HS-都能水解,故硫元素以S2-、HS-、H2S三种形式存在,它们之间有如下守恒关系:c(K+)=2c(S2-)+2c(HS-)+2c(H2S)。③质子守恒规律:质子守恒是指电解质溶液中粒子电离出的氢离子(H+)数等于粒判反应写平衡列等式两溶液混合是否发生反应写出溶液中所有平衡(电离平衡、水解平衡)根据电荷守恒、物料守恒、质子守恒列式弄清真实组成分主次根据溶液中存在的平衡和题给条件,结合平衡的有关规律,分析哪些平衡进行的程度相对大一些,哪些平衡进行的程度相对小一些,再依此比较出溶液各粒子浓度的大小。子接受的氢离子(H+)数加游离的氢离子(H+)数。如Na2S水溶液中的质子转移可用图表示如下:由上图可得Na2S水溶液中质子守恒式可表示为:c(H3O+)+2c(H2S)+c(HS-)=c(OH-)或c(H+)+2c(H2S)+c(HS-)=c(OH-)。质子守恒的关系式也可以由电荷守恒与物料守恒推导得到。高频考点一:混合溶液离子浓度大小比较【典例】【四川成都七中2016届上期中】下列关系式中,正确的是()A.等浓度等体积的CH3COOH和CH3COONa溶液混合:c(CH3COO-)+c(OH-)=c(H+)+c(CH3COOH)B.常温下,0.1mol·L-1HA溶液与0.1mol/LNaOH溶液等体积完全反应时,溶液中一定存在:c(Na+)=c(A-)>c(OH)=c(H+)C.常温下,0.1mol·L-1Na2S溶液中存在:c(OH-)=c(H+)+c(HS-)+c(H2S)D.常温下,将0.1mol·L-1CH3COOH溶液加水稀释,当溶液的p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