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桐庐县富春高级中学高三化学限时训练5一.选择题(每题7分)1.分类是化学学习与研究的常用方法,下列分类正确的是A.Na2O、MgO、Na2O2均属于碱性氧化物B.纯碱、烧碱、熟石灰均属于碱C.酸、碱、盐之间发生的反应一定属于复分解反应D.混合物、分散系、胶体从属关系如右图所示2.下列是某同学自己总结的一些规律,其中正确的是A.有些化学反应不属于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复分解反应中的任何一种反应B.一种元素可能有多种氧化物,但同种化合价只对应一种氧化物C.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都属于有机化合物D.一种氧化物不是酸性氧化物就一定是碱性氧化物3.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①标准状况下,1LHCl和1LH2O的物质的量相同;②标准状况下,1gH2和14gN2的体积相同;③28gCO的体积为22.4L;④两种物质的物质的量相同,则它们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也相同;⑤在同温同体积时,气体物质的物质的量越大,则压强越大;⑥同温同压下,气体的密度与气体的相对分子质量成正比。A.仅①②③B.仅②⑤⑥C.仅②③⑥D.仅④⑤⑥4.设NA表示阿伏伽德罗常数,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①1molNO2气体降温后颜色变浅,其所含的分子数仍然为NA②标准状况下,含NA个氩原子的氩气体积约为22.4L③7.8gNa2S和Na2O2的混合物中含有的阴离子数大于0.1NA④1.0L0.1mol/L的醋酸钠溶液中含CH3COOH、CH3COO-粒子总数为0.1NA⑤Fe与0.1mol氯气反应时失去的电子数为0.3NA⑥1molCl2发生氧气还原反应时,转移的电子数一定是2NAA.①④⑥B.②③⑤C.①③⑤⑥D.②④⑤5.我国科学家在世界上第一次为一种名为“钴酞菁”的分子(直径为1.3×10-9m、分子式为C32H16N8Co)恢复了磁性。已知该物质主要用于有机反应中的催化剂以及光电子等高新技术领域。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钴酞菁”分子所形成的分散系具有丁达尔效应B.该物质属于有机高分子化合物C.此项工作的研究表明,人们可以改变分子的某些物理性质D.此项研究结果可广泛应用于光电器件、生物技术等方面6.右表是元素周期表中短周期的一部分,已知A元素的原子中最外层电子数是其电子层数的3倍。下列关于表中六祌元素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X元素形成的气态氢化物分子空间结构呈三角锥形B.X、Y、Z三种元素形成的单核阴离子半径中Y最大C.X的氢化物分子间存在氢键,因此X的氢化物的熔沸点较Y的氢化物的熔沸点高D.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酸性最强的元素是M元素7.美国“海狼”潜艇上的核反应堆内使用了液体铝钠合金(单质钠和单质铝熔合而成)作载热介质,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原子半径:r(Na)>r(Al)B.铝钠合金若投入一定的水中可得无色溶液,则n(Al)<n(Na)C.mg不同组成的铝钠合金投入足量盐酸中,若放出H2越多,则铝的质量分数越小D.铝钠合金投入到足量氯化铜溶液中,肯定有氢氧化铜沉淀也可能有铜析出8.将xmolAl2O3和ymolCuO混合后,全部溶于VL过量的稀硫酸中,然后向溶液中逐渐加入0.5mol/L的NaOH溶液,当加入aL时,生成的沉淀最多,则原稀H2SO4的物质的量浓度为A.mol/LB.mol/LC.mol/LD.无法计算二、填空题9.(16分)已知X、Y、Z、W四种元素是元素周期表中连续三个不同短周期的元素,且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W同主族,Y、Z为同周期的相邻元素。W原子的质子数等于Y、Z原子最外XAMYZN层电子数之和。Y的氢化物分子中有3个共价键。Z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3倍。回答下列问题。(1)X、Z二种元素的符号:X、Z(2)上述元素中形成的碱性氧化物的电子式为:;(3)由X、Y、Z所形成的常见离子化合物与W的最高氧化物的水化物的浓溶液加热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4)在由X、Y、Z、W四种元素形成的常见单质或化合物中,不能形成的晶体类型是。10.(12分)已知甲、乙、丙、X是四种中学化学中常见的物质,其转化关系符合下图。(1)若甲和X均为第二周期元素的常见非金属单质,且乙为直线形分子,则乙的结构式为。(2)若甲是具有漂白性的酸性氧化物,且X、乙、丙均为强电解质。写出乙和X反应的离子方程式:;(2)若甲为第三周期元素组成的正盐,X是第三周期原子半径最大的元素的氢氧化物,写出甲和丙反应的离子方程式。11.(16分)在一些地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