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讲新民主主义革命(建议用时:45分钟)一、选择题1.(2019·北京海淀区高三期末)有学者认为五四运动期间“新知识分子从象牙塔中走出来,到十字街头,大庭广众之间……与商人、店员、都市工人、工业家以及职业政客相往来”。这说明五四运动()A.促进新文化运动兴起B.知识分子是运动的主力军C.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D.目标是推翻资产阶级政权解析:选C。1915年新文化运动兴起,与材料中“五四运动期间”的1919年不符,故A项错误;五四运动的主力军是工人阶级,故B项错误;材料中“与商人、店员、都市工人、工业家以及职业政客相往来”表明五四运动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故C项正确;五四运动的目标是反帝反封建,故D项错误。2.(2019·绵阳模拟)1922年7月,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制定了党的民主革命纲领:消除内乱,打倒军阀,建立国内和平;推翻国际帝国主义的压迫,达到中华民族完全独立,统一中国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这一纲领()A.迈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一步B.是对实现共产主义宏伟目标的科学阐释C.直接推动了国共合作的国民大革命D.为反帝反封建的社会主义革命指明方向解析:选A。中共二大的民主革命纲领是符合中国革命实际需要的指导思想,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国情相结合,故A项正确。3.(2019·咸宁市重点高中联考)1923年中共三大接受了共产国际的指示,通过了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的决定。这一决定()A.实现了各阶级的联合B.加速了中国革命的步伐C.避免了党派间的斗争D.扭转了军阀割据的局面解析:选B。“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有利于国共两党的合作,开展国民大革命运动,故B项正确;“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无法让当时中国各阶级联合,故A项错误;即使两党合作后,党派间的斗争也不可避免,故C项错误;“1923年中共三大”只是为国共合作奠定基础,还没有扭转军阀割据局面,故D项错误。4.(2019·安徽省高中十校联盟高三摸底)“首先因为军事胜利而得利的不是革命本身,而是叛变了革命的人物。这种包含着成功的失败,同辛亥革命的结局非常相似。”材料评价的是()A.太平天国运动B.义和团运动C.国民革命D.土地革命解析:选C。国民革命通过北伐战争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政府的反动统治,但是由于国民党右派蒋介石、汪精卫叛变革命导致国民革命最终失败了,这与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政府,但是胜利果实却被袁世凯所窃取的结局是很相似的,故C项正确。5.(2019·唐山模拟)1927年8月1日,周恩来、朱德、贺龙、叶挺等率领革命军在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它标志着新型人民军队的诞生。这支新型人民军队()A.党的领导是其显著特征B.建立伊始毛泽东掌握军队领导权C.抗战初期被改编为八路军D.为“打倒列强,除军阀”立下不朽功勋解析:选A。1927年南昌起义标志着中共创建军队的开始,因而党的领导是这支新型人民军队的显著特征,故A项正确。6.(2019·张家界模拟)1931年,中共中央在干部任用上提出,“坚决提拔新的工人干部来参加指导机关工作”,派遣大批工人干部担任红军的指挥员与政治委员,同时要求各地“洗刷党内富农小地主”的成分。中共中央的上述做法()A.确保了干部队伍的纯洁性B.表明工人阶级是领导阶级C.带有一定的“左”倾色彩D.没有发挥农民阶级的作用解析:选C。题干中“提拔新的工人干部参加指导工作”“要求各地‘洗刷党内富农小地主’的成分”不利于团结支持革命的同盟力量,故C项正确。7.(2019·武汉调研)20世纪30年代,一批中外记者深入中国西北实地考察。1937年经埃德加·斯诺编纂而成的《红星照耀中国》一书出版,在世界上引起了强烈震动。这一现象反映了()A.中国在二战中的客观地位B.中共根据地建设引起国际关注C.美英政府对日政策的转变D.红军长征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解析:选B。材料没有反映出中国在二战中的地位,故A项错误;材料“中外记者深入中国西北实地考察”,反映出中共根据地建设引起国际关注,故B项正确;材料没有反映出美英政府对日政策的转变,故C项错误;《红星照耀中国》出版于红军长征完成后,材料没有体现出红军长征的影响,故D项错误。8.(2019·江西省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