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陵中学高新部2016-2017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考试高一历史试题一、选择题(30小题,每题2分,共60分)1.1935年国民政府资源委员会在拟定三年重工业建设计划时,提出了在湘、鄂、赣三省建立后方战略基地的设想:“拟以湖南中部如湘潭、醴陵、衡阳之间,为国防工业之中心区域,并力谋鄂南、赣西以及湖南各处重要资源之开发,以造成一个主要经济中心。”它反映了国民政府()A.为围剿红军做军事筹划B.开展国民经济建设运动C.为抵御日军进攻做准备D.力图消灭地方各派军阀2.下图是中国1872~1911年按经营方式分类的厂矿及其资本总量统计。结合所学判断,出现图中所示现象的原因是()A.政府统一货币且实行关税自主B.清政府放宽了民间设厂的限制C.列强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侵略D.提倡国货的群众运动蓬勃开展3.清末某大臣认为:中国欲借官厂制器,虽百年亦终无起色,必须准各省广开各厂,令民间自为讲求,如国家欲购枪炮船械机器,均托民厂包办包用,其试不如式者,虽定造亦必剔返,则人人有争利之心,亏本之惧,自然专心致志,实力讲求,以期驾乎西制之上。对此观点认识正确的是()A.此方案不可行,因为当时中国民间无力经营现代工业B.此人是洋务派代表,认为学习西方技术便可驾乎西制C.此人看到官办企业的重重弊端,鼓励发展民营企业D.说明清政府内部发生分化,产生了民族资产阶级的代表4.陈旭麓先生认为,(近代中国)复杂的社会环境及历史条件决定了革命与改良在互相对立中又互相联结,在不同一性中具有同一性。“同一性’,体现在()A.发展实业B.变革方式C.领导阶层D.变革道路5.苑书义在《中国近代史新编》中记载:“官僚地主杨宗濂兄弟在(19世纪)90年代初期,既投资棉纺织工业,又大量购买田产,增强自己的地主地位。”杨氏如此选择的最重要原因是()A.受传统重农抑商思想的影响B.受到近代工业利润的驱使C.清政府放宽民间设厂的限制D.中国处于半封建社会转型时期6.鸦片战争后,松江府所属州县“均栽种棉花,禾稻仅占十中之二”。原来不种棉花的华亭县也开始“改禾种花”。由于扩种经济作物,原来是余粮区的浙江余姚成了缺粮区;广东则靠越南、缅甸每年输入百万石大米维持。这反映了当时中国()A.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B.传统手工业的发展C.自然经济统治地位的丧失D.重农抑商政策的改变7.民国初年,苏州丝绸业从业者大多世代相传,各织绸厂都采用手拉织机。1925年,在延龄冠记绸厂采用电力织机后,各家绸厂纷纷效尤,舍木机、手拉机而采取电力机。这一变化()A.未能突破传统丝织业的技术瓶颈B.反映苏州重工业发展领先轻工业C.是工业革命成果在华的交叉应用D.标志着我国丝织技术领先于世界8.1938年,国民党临时全国代表大会召开,大会决定:经济建设以军事为中心,对粮食、矿产、税收、金融、交通、物价等实行全方位的管制()A.推行国民经济建设运动B.加强了官僚资本的垄断地位C.为坚持抗战提供经济支撑D.积极发展民族资本主义9.下表是甲午战争前后中国年均进出口贸易指数,通过表格可以得出的结论是()甲午战争前后中国年均进出口贸易指数(海关两)1890~1894年1895~1899年1910~1914年出口100142315进口100153417A.列强侵华方式发生较大变化B.清政府调整税收政策C.实业救国思潮空前高涨D.西方资本主义冲击中国市场10.(2017·青岛一模)北洋政府农商部于1914年4月11日颁布了《植棉制糖牧羊奖励条例》,11月3日又颁布了《森林法》,规划在黄河、长江、珠江上游地区营造保安林,以预防水患保养水源。1915年6月30日,颁布《造林奖励条例》:“凡经营特种林业于国际贸易有重大关系者,或胜造船筑路等各种大工程之用者,农商部认为有被助之必要时,得按其面积株数,核给奖金。”这些奖励政策()A.体现了北洋政府崇尚宪政,重视民族资本主义发展B.得益于新文化运动对政府执政理念的影响C.推动了国际贸易的发展和工业布局的调整D.促进了农业的多种经营和轻工业的发展,改善了生态环境11.下表是“1880年与1930年中国国民收入和人口增长”表(据《中国近代经济史》)。该表能反映出当时()国民收入(亿元)年增长率(%)人口(千人)年增长率(%)人均收入(元)年增长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