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化学母题实战应考指南第二轮复习第三章物质的量1提纲挈领一、化学常用计量及定律巩固·夯实基础●网络构建●自学感悟1.熟练掌握化学常用计量的基本计算(1)有5种物质①6gH2②0.5molCO2③1.204×1024个氯化氢分子④147g硫酸⑤4℃下的27mL水,它们的物质的量最大的是①,所含分子数最多的是①,所含原子数最多的是④,质量最小的是①,所含电子数最多的是④。(2)①0.3molNH3分子中所含质子数与1.806×1024个H2O分子中所含质子数相等。②含0.4molAl3+的Al2(SO4)3中所含的的物质的量是0.6mol。③已知16gA和20gB恰好完全反应生成0.04molC和31.76gD,则C的摩尔质量为106g·mol-1。④2.3gNa中含1.1mole-,在跟足量水反应中失去0.1mole-。⑤如果ag某气体中含有的分子数为b,则cg该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是(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L。2.正确理解阿伏加德罗定律及其推论(1)依据阿伏加德罗定律,下列结论错误的是⑥。①同温同压下,气体的体积之比等于气体的物质的量之比。②同温同压下,气体的密度之比等于气体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③同温同体积下,气体的压强之比等于气体的物质的量之比。④同温同压下,同体积任何气体的质量之比等于其相对分子质量之比。⑤同温同压下,同质量任何气体的体积之比等于其相对分子质量倒数之比。⑥同温同压下,两种气体的物质的量之比等于密度之比。(2)相同质量的CO和CO2相比较,它们的分子数之比为11∶7;所含的氧原子数之比为11∶14;物质的量之比为11∶7。若在同温同压下,它们的体积之比为11∶7;密度之比为11∶7。链接·拓展以物质的量为中心各化学量的相互关系:用心爱心专心122号编辑1理解·要点诠释考点1关于阿伏加德罗常数的理解与综合应用阿伏加德罗常数问题主要有:(1)一定质量的物质中所含原子数、电子数,其中考查较多的是H2O、N2、O2、H2、NH3、P4等。(2)一定体积的物质中所含原子数、分子数,曾考过的物质有Cl2、NH3、CH4、O2、N2、CCl4、C8H10等。(3)一定量的物质在化学反应中的电子转移数目,曾考过的有Na、Mg、Cu等。(4)一定体积和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中所含电解质离子数、分子数,如稀硫酸、硝酸镁等。(5)某些典型物质中化学键数目,如SiO2、Si、CH4、P4、CO2等。(6)细微知识点(易出错):状态问题,水、CCl4、C8H10等在标准状况下为液体或固体;D2O、T2O、18O2等物质的摩尔质量;Ne、O3、白磷等物质分子中原子个数等。考点2物质的量在化学计算中的典型应用物质的量与其他化学常用计量间的相互求算,是重要的基本化学计算。其解题关键是熟练掌握下列恒等式:n==c·V(aq)式中n为物质的量,单位为mol;m为物质质量,单位为g;M为摩尔质量,单位为g·mol-1;V(g)为气体体积,单位为L;Vm为标准状况下气体摩尔体积,单位为L·mol-1;N为粒子个数;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6.02×1023mol-1;Q为物质的反应热,单位为J或kJ;ΔH为摩尔反应热,单位为kJ·mol-1;c为物质的量浓度,单位为mol·L-1;V(aq)为溶液体积,单位为L;x为饱和溶液的质量,单位为g;S为溶解度,单位为g。考点3有关气体定律的计算(1)气体摩尔体积的计算对标准状况下的气体有n=;对非标准状况下的气体,可用换算。(2)确定气体的分子组成一般思路是:根据阿伏加德罗定律,由体积比推导出粒子、分子个数比,再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确定化学式。如2体积气体Ax与1体积气体By恰好完全反应生成2体积A2B,由阿伏加德罗定律可知:气体的分子数之比等于其体积比,即Ax∶By∶A2B=2∶1∶2,所以两气体反应物为双原子分子,即A2和B2。(3)气体的相对分子质量的计算方法①已知标准状况下气体密度ρ,M=ρ·22.4L·mol-1,Mr=Mg·mol-1。②根据阿伏加德罗定律计算:(同T、p、V)。用心爱心专心122号编辑2③(a、b为物质的量,MA、MB分别为A、B的相对分子质量)。④=MA·m%+MB·n%(m%、n%分别为A、B的体积分数)。诱思·实例点拨【例1】(2005上海高考,6)设阿伏加德罗常数为NA,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常温常压下,11.2L甲烷中含有的氢原子数为2NAB.标准状况下,0.3mol二氧化硫中含有的氧原子数为0.3NAC.常温下,2.7g铝与足量的盐酸反应,失去的电子数为0.3NAD.常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