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太仆寺旗2016-2017学年度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题号一二总分得分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第1卷评卷人得分一、单选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韩非子认为,商人乃“邦之蠹也”(蠹,蛀虫)。下列各项所反映的与韩非子所持观点一致的是()A.“末富居多,本富居少”B.“商藉农而立,农赖商而行”C.“有财不行商,有丁不入军”D.“多蓄织妇,岁计所积,与市为贾”2、古代中国人对牛有着特殊情感:吃猪肉但很少吃牛肉,杨柳青年画等民间风情画多以牛为题材,民间有“牛郎织女”、“太上老君骑牛入函谷关”等传说。造成这一现象的关键原因是()A.君主专制中央集权B.小农经济占主导地位C.封建统治者实施愚民政策D.佛教的广泛传播3、东汉南阳太守杜诗“造作水排,铸为农器,用力少,见功多,百姓便之”。“水排”主要应用于()A.灌溉B.制瓷C.耕种D.冶铁4、明代张居正说:“商不得通有无以利农,则农病;农不得力本穑以资商,则商病。故商农之势,常若权衡。”这种农商并重的言论()A.反映了商品经济的发展B.表现了重农抑商政策的瓦解C.表明政府十分重视商业D.代表了士大夫对商业的态度5、《汉书·食货志》记载:“今法律贱商人,商人已富贵矣;尊农夫,农夫已贫贱矣;故俗人之所贵,主人之所贱也;吏之所卑,法之所尊也。”这表明()A.朝廷重农,百姓抑商B.上至朝廷下至百姓皆重农抑商C.百姓皆重商轻农D.重农抑商政策出现上下相背离倾向6、纺织业在商代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下列选项中可以支持这一判断的是()A.马王堆汉墓出土的素纱襌衣B.纺织家黄道婆创立的新式纺车C.甲骨文中关于祭祀蚕神的内容D.《说文解字》中有关纺织产品的字7、“明代海禁政策的出台并不是单独出现的,而是与朝贡贸易一起出台的,并构成了明代天朝礼治天下的基本内容。明代海禁政策的出台与发展很大程度是消极的抗倭。”这表明,明朝推行“海禁”政策的主要原因是()A.是明代朝贡贸易发展的必然结果B.是明代天朝礼治天下的必须要求C.受国际和国内外形势影响的结果D.是明代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的结果8、16世纪的一位外交官说,在对东方的探险中,“宗教提供借口,而黄金提供动机”。这反映了当时()A.寻找黄金是为了传播宗教B.输出黄金是殖民扩张的重要方式C.黄金是外交政策的重要手段D.追求黄金是新航路开辟的动力之一9、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写道,研究世界历史“就如一位栖身月球的观察者从整体上对我们所在的星球进行考察时形成的观点,因而与居住在伦敦或巴黎、北京和新德里的观察者的观点迥然不同”。斯塔夫里阿诺斯此处所强调的是,研究世界历史应()A.突出对于各国历史的研究B.超越地区和民族的界限C.特别关注东方民族的历史D.侧重对大国历史的考察10、一位美国历史学家这样总结道:在欧洲的海外扩张中最重要的人物不是哥伦布、达·伽马、麦哲伦,而是那些拥有资本的企业家们。对这一点最恰当的解释是()A.否认了航海家们的贡献B.企业家为航海活动提供了物质支持C.拥有资本的企业家具有冒险、探索精神D.资本的发展和需求是海外扩张的根本原因11、16~18世纪,在美洲出现了新西班牙、新阿姆斯特丹、新法兰西、新英格兰等新地名。出现上述现象的根源是()A.美洲社会的进步B.美洲国家的独立C.工业革命的扩展D.欧洲的殖民扩张12、洋务派要员在筹建轮船招商局时说:“伏查各国通商以来……中国内江外海之利,几被洋人占尽,且海防非有轮船不能逐渐布置,必须劝民自置……藉纾商民之困,而作自强之气。”这表明兴办此类企业的根本目的是()A.扩大中外贸易交往B.抵御外侮求富求强C.发展官督商办企业D.发展资本主义经济13、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势力的侵入,使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逐步解体,这种“解体”的含义是()A.大批洋货涌入中国B.外国资本主义经济控制了中国市场C.自然经济被近代资本主义企业取代D.封建农业和手工业逐渐分离,其产品日益商品化14、清政府谕令“多设织布、纺绸等局,广为制造”,表明清政府已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这一政策的调整发生在()A.鸦片战争之后B.第二次鸦片战争之后C.甲午战争之后D.辛亥革命之后15、1892年张弼士在烟台创办“张裕酿酒公司”,拉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