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高中历史 第2课《“为秦开帝业”--商鞅变法》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选修1VIP免费

高中历史 第2课《“为秦开帝业”--商鞅变法》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选修1_第1页
1/4
高中历史 第2课《“为秦开帝业”--商鞅变法》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选修1_第2页
2/4
高中历史 第2课《“为秦开帝业”--商鞅变法》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选修1_第3页
3/4
第2课“为秦开帝业”——商鞅变法(时间:25分钟满分:50分)基础达标(36分)1.卫鞅建功立业的首选目标是()。A.秦国B.魏国C.齐国D.卫国答案B2.中国古代最早提出实行重农抑商政策的是()。A.魏文王B.李悝C.吴起D.商鞅解析重农抑商产生于战国时代,最早由李悝在魏国改革内容中体现,商鞅变法中第一次明确提出。答案B3.公元前343年,秦国商人吕相从赵国经商回到家乡,他没有把带回的钱财用于经商,反而购买了大量土地经营农业。他这样做主要是因为当时的秦国()。A.度量衡不统一,市场经营混乱B.重农抑商,奖励耕织C.禁止从事商业,商人阶层消失D.社会动荡,无法经商解析公元前343年,正处在商鞅变法之中,商鞅推行重农抑商的政策,该政策限制工商业,许多工商业者即使经商致富,也转向农业的经营。答案B4.商鞅变法中,对维护新兴地主阶级利益起决定性作用的内容是()。A.“为田开阡陌封疆”B.奖励军功C.重农抑商D.推行县制答案A5.商鞅变法法令规定,国家颁行标准的度量衡器,国人必须严格执行。这一规定()。①阻碍了经济发展的进程②便利了各地的经济文化交流活动③有利于国家赋税的征收④打击了奴隶主贵族的势力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解析度量衡的统一,有利于经济交流活动的进行,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该项措施是商鞅在社会经济领域的重大改革,与打击奴隶主贵族的势力没有直接的内在联系。答案D6.商鞅变法以农求富,以增强经济实力,下列与之相关的措施不包括()。解析B项反映的内容是军事方面的改革与增强经济实力、与农求富无关。答案B7.商鞅变法的奖励耕织法令,反映了变法的根本目的是()。A.维护农民阶级利益B.实现富国强兵C.保持和稳定小农经济D.巩固和发展土地私有制答案B8.商鞅变法的措施中,加快俸禄制取代封邑制进程的是()。A.奖励耕织B.重农抑商C.推行县制D.实行连坐解析封邑制是分封制的产物。商鞅在秦国普遍推行县制,县令实行俸禄制,并且皇帝随时可以任免。县制的设立及推广,预示着它将取代西周分封制下的封国采邑制。答案C9.商鞅在变法中根据李悝的《法经》制定了秦律,秦律的突出特征是()。A.强调社会和谐B.倡导公平公正C.维护农民利益D.鼓吹轻罪重罚解析法家思想最突出的特征就是强调严刑峻法,根据这一标准衡量四个选项,D项正确。答案D10.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秦孝公任商鞅。鞅以三晋地狭人贫,秦地广人寡,故草不尽垦,地利不尽出。于是诱三晋之人,利其田宅……(使其)务本于内,而使秦人应敌于外。故废井田,制阡陌,任其所耕,不限多少。数年之间,国富兵强,天下无敌。——《通典·食货》材料二齐之技击不可以遇魏氏之武卒,魏氏之武卒不可以遇秦之锐士。——《荀子·议兵》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商鞅为什么要“诱”三晋之人,三晋之人为什么会受商鞅之“诱”,结果如何?(8分)(2)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二说法的原因。(6分)解析本题考查了古代商鞅变法的相关内容,解题中注意根据题目要求答题,(1)、(2)两问均强调了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来分析相关问题,题目较容易。答案(1)因为要发展农业生产,增强经济实力;“利其田宅”,废井田,开阡陌,奖励耕织,免除徭役;经过几年的努力,秦国达到了国富兵强的目的。(2)是商鞅变法实行的二十等爵制、废除世卿世禄制等奖励军功措施的结果;使三晋之人为秦所用,而秦得专心应敌于外。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高中历史 第2课《“为秦开帝业”--商鞅变法》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选修1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