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钦州市钦州港经济技术开发区2018届高三化学开学考试1.列除杂操作可行的是()A.通过浓硫酸除去HCl中的H2OB.通过灼热的CuO除去H2中的COC.通过灼热的镁粉除去N2中的O2D.通过水除去CO中的CO2【答案】A【解析】A.浓硫酸具有吸水性,与HCl不反应,则通过浓硫酸除去HCl中的H2O,操作可行,故A正确;B.二者均可还原CuO,将原物质反应掉,不符合除杂的原则,则不能通过灼热的CuO除去H2中的CO,故B错误;C.二者均与Mg反应,将原物质反应掉,不符合除杂的原则,则应通过通过灼热的铜网除去N2中的O2,故C错误;D.二氧化碳在水中的溶解度不大,应利用NaOH溶液除去CO中的CO2,故D错误;故答案为A。点睛:,把握物质的性质及除杂的原则为解答的关键,注意原物质与杂质的性质差异,分离或提纯时,若需要加入试剂,试剂的选择应遵循以下五个原则:①所选试剂一般只和杂质反应;②操作不应引入新的杂质;③不减,即不减少欲被提纯的物质;④易分,即欲被提纯的物质与杂质应容易分离;⑤易得,试剂应尽可能容易获得,且价格低廉。2.化学与人类生活、能源开发、资源利用等密切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塑料奶瓶比玻璃奶瓶更有利于健康,且更加经久耐用B.硅燃烧放出的热量多,且燃烧产物对环境污染程度低,可做“未来石油”C.用K2FeO4取代Cl2处理饮用水,可杀菌消毒,但不能沉降水中的悬浮物D.研发使用高效催化剂,可提高反应中原料的转化率【答案】B【解析】A.塑料中含有塑化剂,塑化剂是一种有毒的化工塑料软化剂,所以长期使用塑料奶瓶不利于健康,故A错误;B.硅燃烧生成放出热量多,且生成物是二氧化硅固体易控制,故B正确;C.高铁酸钾具有强氧化性,所以能杀菌消毒,还原产物铁离子水解生成氢氧化铁胶体,胶体具有吸附性,所以能吸附悬浮物而达到净水目的,故C错误;D.催化剂能改变反应速率,但不影响平衡移动,所以不能提高转化率,故D错误;故答案为B。3.在氯水中存在多种分子和离子,它们在不同的反应中表现出各自的性质。下列实验现象和结论一定正确的是()A.溶液呈黄绿色,且有刺激性气味,说明有Cl2分子存在B.加入有色布条,一会儿有色布条褪色。说明溶液中有Cl2分子存在C.加入盐酸酸化,再加入硝酸银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说明氯水中有Cl-存在D.加入NaOH溶液,氯水黄绿色消失,说明有HClO分子存在【答案】A【解析】A.氯气是浅黄绿色气体,氯气和水反应生成盐酸和次氯酸,溶液呈浅黄绿色,且有刺激性气味,说明有Cl2分子存在,故A正确;B.氯水中含有次氯酸,可使有色布条褪色,故B错误;C.加入盐酸,引入氯离子,不能确定氯水中含有Cl-,故C错误;D.加入NaOH溶液,氯水浅黄绿色消失,是由于氯气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与次氯酸无关,故D错误;故答案为A。点睛:氯水由于存在氯气和水的反应生成盐酸和次氯酸,所以氯水含有氯气分子,水,盐酸和次氯酸,与不同的试剂反应时,起作用的微粒不同。1、与硝酸银反应:氯离子与硝酸银反应生成白色沉淀。2、与碳酸钠反应:碳酸钠和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3、与有色布条作用:次氯酸有漂白性,有色布条褪色。4、与石蕊试液作用:先变红后褪色,因为溶液中有酸,显酸性,有次氯酸有漂白性。5、与二氧化硫作用:黄绿色退去,二氧化硫和氯气和水反应生成硫酸和盐酸。4.实验室制备下列气体时,所用方法正确的是()A.制氧气时,用Na2O2或H2O2作反应物可选择相同的气体发生装置B.制氯气时,用饱和NaHCO3溶液和浓硫酸净化气体C.制乙烯时,用排水法或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气体D.制二氧化氮时,用水或NaOH溶液吸收尾气【答案】A【解析】A.用Na2O2或H2O2作反应物制备氧气都是利用固体和液体不和加热反应生成,应选择分液漏斗中的液体加入过氧化钠中反应或过氧化氢从分液漏斗中滴入固体二氧化锰催化作用发生反应生成氧气,应选择相同的气体发生装置,故A正确;B.氯气溶于水和水反应生成盐酸和次氯酸是化学平衡,盐酸和碳酸氢钠能发生反应促进平衡正向进行,生成的氯气通过饱和NaHCO3溶液不能制得氯气,故B错误;C.乙烯密度与空气相近,不能用排空法收集,因用排水法收集,故C错误;D.二氧化氮和水反应生成硝酸同时生成一氧化氮也是污染气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