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点总动员02《物质的量在化学方程式计算中的应用和化学计算》题型介绍:化学计算类试题在新课标的高考中要求有所降低的趋势,但每年分值均在8~10分,考查形式有选择题和填空题。考查结合元素及化合物知识、化学方程式,运用关系式法、守恒法、平均值法等思想方法进行列式计算,故技巧性增强,能力要求更高。高考选题:【2015上海化学】将O2和NH3的混合气体448mL通过加热的三氧化二铬,充分反应后,再通过足量的水,最终收集到44.8mL气体。原混合气体中O2的体积可能是(假设氨全部被氧化;气体体积均已换算成标准状况)()A.231.5mLB.268.8mLC.287.5mLD.313.6mL【答案】C、D【考点定位】考查反应物有过量时的化学计算的知识。【名师点睛】本题涉及氧化还原反应的有关计算,对于多步反应的化学计算,要学会使用关系式方法、元素守恒、电子守恒确定物质之间的相互关系。先判断过量物质的成分,再结合物质反应中的关系判断所有的可能性。解题技巧:近几年化学计算题从复杂计算到技巧型计算转化,在复习过程中,我们掌握一些方法,并合理应用,可以轻松突破。常用的方法有:差量法、关系式法、守恒法、极值法等。1、差量法——根据变化前后的差量列比例式计算解题的一般步骤可分为:①准确写出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②深入细致地分析题意,关键在于有针对性地找出产生差量的“对象”及“理论差量”。该“理论差量”可以是质量、物质的量、气体体积、压强、密度、反应过程中热量的变化等,且该差量的大小与参加反应物质的有关量成正比;③根据反应方程式,从“实际差量”寻找比例关系,列比例式求解。2、守恒法——利用质量、元素(原子)、得失电子、电荷守恒计算利用守恒法解题可避免书写繁琐的化学方程式和细枝末节的干扰,直接找出其中特有的守恒关系,提高解题的速度和准确度。守恒法解题成功的关键在于从诸多变化和繁杂数据中寻找恒量对象关系。3、关系式法——多步变化用物质的量的关系首尾列式计算关系式法适用于多步进行的连续反应,以中间产物为媒介,找出起始原料和最终产物的关系式,可将多步计算一步完成。有时利用关系式法列出的比例式与利用原子个数守恒列出的比例式相一致,但不能一概而论,关键在于中间过程的变化。要善于区分,正确选择解题技巧。4、极值法——极端假设的计算方法极值法就是将复杂的问题假设为处于某一个或某两个极端状态,并站在极端的角度分化学反应物质化学式:正化合价总数=|负化合价总数|电解质溶液:所有的阳离子所带的正电荷总数=所有阴离子所带负电荷总数表现形式化学变化质量守恒定律遵循化学方程式氧化还原反应单一反应:氧化剂得电子总数=还原剂失电子总数多个连续反应:找出化合价在变化前后真正变化的物质及所反应的量离子反应:等号两边离子所带电荷数相等电化学阳(负)极失电子总数=阴(正)极得电子总数串联的原电池(电解池),各极上转移电子数相气相反应:反应物总键能=生成物总键能+反应热宏观:参加反应m(反应物)=反应生成m(生成物)微观:元素种类不变,各元素原子个数守恒析问题,求出一个极值,推出未知量的值,或求出两个极值,确定未知量的范围,从而使复杂的问题简单化。其主要应用于:(1)判断混合物的组成:把混合物看成某组分的纯净物进行计算,求出最大值.最小值,再进行分析讨论。(2)判断可逆反应中某个量的关系:把可逆反应看作向某个方向进行到底的状况。(3)判断可逆反应体系中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的大小变化,把可逆反应看成向左或向右进行的单一反应。(4)判断生成物的组成:把多个平行反应看作逐个单一反应。5、图象法——运用图象中的函数关系分析计算一般解题思路:(1)根据题设条件写出各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通过计算求出各转折点时反应物的用量和生成物的生成量,以确定函数的取值范围。(2)根据取值范围,在图象上依次作起点、转折点、终点,并连接各点形成图象。(3)利用图象的直观性,找出其中的函数关系,快速解题。高频考点一:守恒法在化学计算中的应用【典例】14g铜银合金与足量的某浓度的硝酸反应,将放出的气体与1.12L(标准状况下)氧气混合,通入水中恰好全部被吸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