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探究”式教学法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建立及运用蕲春四中张高峰汪文华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要求:中学化学教学必须以学生为本,以化学知识体系为载体,以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为重点,以提高学生的素质为目标,逐步培养学生的能力和能力,最终达到全面提高素质,发展个性,形成特长,学会学习的目的。对于这种改革,要求教师以改革的精神对待教学,转变旧的教育观念,使主动探究和实践活动在教学中取得应有的地位。帮助学生成为探究者和发现者。“问题--探究”式教学法正是籍于这一思想而产生的。一“问题--探究”式教学法的建立的指导思想新课程理念告诉我们:所谓“科学探究”?就是在教师的指导和启发诱导下,以学生独立自主学习和合作讨论为前提,以现行的化学教材为基本探究,以学生周围的世界和生活实际为参照对象,为学生提供充分自由表达、质疑、探究、讨论问题的机会,让学生通过个人、小组、集体等多种解难释疑尝试活动,将自己所学知识于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科学的教与学的组织形式。科学探究活动以发展学生的智力为本,注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力图通过自主探究来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和掌握科学。在探究活动中,学生处于何种角色呢?新课程依然强调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在探究性的学习活动中,学生主要是根据教师提供的学习环境和条件,明确探究的目标,思考探究的问题,掌握探究的方法与策略,理清探究的思路,交流探究的内容,探究的结论,并进行适当的交流与评估。教师又是怎样的角色呢?新课程理念认为:教师在整个的教学活动中应该处于导师地位,其主要职责是调动和激发学生探究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促使学生独立地提出问题、发现问题,提出假设,自主问题,主动解决问题,从而获取知识、发展能力,同时,教师还应为学生的科学探究活动设置富有启发性的问题情境,形成探究氛围,促进探究活动的进一步开展。可见,探究是一种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学习活动。“问题--探究”式教学法就是在这种理念下应运而生的,该教学法以探究为中心,注重学生的独立钻研,着眼于创新能力的培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它不再重视知识的获取,而是重视学生获取知识的过程及方法,更加突出地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及情感和态度,在问题的推动下、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主动,积极解决问题,真正体现了“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的思想。二“问题---探究”式教学法的一般教学流程依据上述新课程理念,并通过本人的亲身实践,可以得出“问题--探究”教学法的主要教学思路:提出问题→科学猜想→方案设计→研究探索→得出结论→指导实践→反思提高。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有几点值得注意:1、要十分重视科学猜想这一教学环节,这是因为,科学猜想是研究科学的一种广泛应用的思想方法,它可以培养学生思维的发散性和创造性,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当然,科学猜想不是毫无根据的幻想,也不是胡思乱想,而是学生在原有知识、原有思维能力的基础上,对问题的反映。猜想是否正确,要靠实验来验证,被实验肯定的猜想,就是实验;被实验否定的猜想,可能就是错误的,或与本研究的课题不相吻合,应该放弃,应当重新提出新的猜想,再用实验来检验。2.要高度重视学生的探究活动,这是因为,探究活动是学生解决问题的途径。它要求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之下,自觉、主动地和教师、教材、同学、教具相互作用,通过语言、动作进行信息交流,学生间进行自我调节,形成了一种和谐亲密、积极参与的教学氛围,营造一个思维活跃、鼓励创新的学习环境。在探究活动中,学生的思维在开放、发散中涨落,在求异、探索中又趋于有序,潜移默化地培养了学生独立思考、独立操作的能力,发展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创新能力。3.要高度重视学生的反思活动,这是因为,学习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获取知识,得到提高,从而更有力的指导实践。因此它要求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把前面的探究活动给予科学的归纳和系统的总结,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牢固地掌握知识,提高知识技能,发展创造性思维能力。学生有了探索真理的钥匙,有利于自己打开知识宝库的大门。既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又使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得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