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直击高考]本单元涵盖了《世界近现代史》上册第四章的主要内容,被高考列入考查范围的知识点主要有:(1)第二次工业革命和垄断组织的形成①第二次工业革命②垄断组织的出现③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向垄断阶段过渡(2)亚非民族民主运动的发展①亚洲的觉醒②非洲人民的反帝斗争(3)列宁主义的诞生(4)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和第一次世界大战等第二次工业革命是本章的核心,是高考的重点。正是由于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推动,资本主义生产的社会化趋势加强,垄断组织应运而生。主要的资本主义国家美、德、英、法、日、俄等相继进入垄断资本主义阶段。由于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等原因,主要的帝国主义国家政治、经济等方面呈现出不同的特点,但对外都加紧侵略扩张,亚洲进一步殖民地半殖民地化,非洲被瓜分完毕,拉丁美洲各国实际上沦为半殖民地。世界殖民体系最终形成,资本主义世界最终形成。在争夺殖民地过程中帝国主义国家间,矛盾不断激化,形成两大军事集团,两大军事集团不断扩军备战,最终导致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为了抗击西方列强的殖民扩张和民族压迫,亚、非、拉人民掀起了民族民主运动。在资本主义内部,社会主义运动进一步发展,第二国际建立。20世纪初,列宁主义诞生。[本卷概要]本套试题严格按教学大纲和高考考纲设置题型.明显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突出教材重点.第二次工业革命是本章的核心,是高考的重点。本套试题就突出了对此考点的考查,试卷直接考查第二次工业革命的题目有:选择题1~6、材料分析题26、问答28题、备选题l、5等。2、注重重点知识考查的同时,加强对了对其他基础知识的考查,力求全面。对主要帝国主义国家发展状况的考查有:选择题7——11、26、备选题5、对亚非民族民主运动的发展的考查有:选择题12—14题、问答题29、对社会主义运动进一步发展,列宁主义诞生的考查有选择题15—17题、对第一次世界大战考查有选择题20—24题、备选题有2、3题、材料解释27题等。3、知识点的互相渗透考查,也是本卷突出之处.如选择题6、10、19、25、材料分析题26、问答题29等。4、对学生的能力考查也是多方面的,包包历史地图解读、数据表格处理等。此外,为了体现历史发展的时代性和历史学习的指导思想,本卷密切关注现实问题,从历史中寻找现实问题的解决途径.从历史中总结现实问题的经验教训,这是本卷又一突出特点,如材料题26(3)综合上述材料,你从中得到哪些启示?等[试题全解]本试卷分为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为90分钟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5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4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的。)19世纪70年代以后,开始了第二次工业革命,极大地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对人类社会的经济、政治和生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据此回答1-6题。1.第二次工业革命兴起的历史条件不包括(D)A.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的确立B.资本主义经济的迅速发展C.自然科学研究的重大进展D.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工业革命这一概念的理解,工业革命是资本主义生产力发展的结果,它兴起前提条件是资本主义制度的建立,必要条件包括市场、资本、劳动力、技术等,由此可知A、B、C都是第二次工业革命兴起的历史条件,只有D不是工业革命的条件。[答案]D2.为制造发电机和电动机提出了理论根据的科学家是(C)A.英国人吉尔特B.德国人西门子C.英国人法拉第D.德国人伦琴[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再认再现历史事实的能力。吉尔特发表了《论磁学》、西门子制成发电机、伦琴发现了“X射线”。英国人法拉第证明了电磁感应现象,导体在磁场中运动时可以产生电流,这为制造发电机和电动机提出了理论根据。故选D[答案]D3.随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进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工业发生的最大变化是(A)A.重工业开始占据主导地位B.轻工业的地位在逐步下降C.交通运输业获得巨大发展D.电力工业的发展最为突出[解析]本题为最佳选择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第二次工业革命引起工业结构的变化的理解。随着第二次工业革命进行,出现了汽车、飞机制造业、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