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四校联考高一历史试题一、选择题(共60分,30小题,每题2分)每小题列出的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王国维在《殷周制度论》中说:“周人制度之大异于商者……由是而有封建子弟之制,君天子臣诸侯之制。”此“制”是指A.嫡长子继承B.分封制C.三公九卿制D.宗法制2.西方历史上女性继承王位者屡见不鲜,时至今日,英国、丹麦等国的国家元首依然是女王,但我国二千多年封建社会中皇位继承普遍排斥女性,遵循父系单系世系的原则。中西这种差异的主要成因是A.中国宗法制的传统B.欧洲女权至上的传统C.专制权力的强弱不同D.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3.国学大师钱穆认为,中国古代史“前一段落为秦以前的封建政治,后一段落为秦以后之郡县政治”。以下对这两大“政治”的理解正确的是A.都是地方制度,加强了中央集权B.前者是贵族政治,后者是官僚政治C.都以血缘为纽带,实现了权力的高度集中D.都顺应了历史潮流,维护了封建统治4.《全球通史》中载:“秦始皇一举废除了分封制度,不过,继秦而起的汉皇帝更重实际且谨慎,他先略微恢复一点分封制,然后再将其削弱到微不足道的地步。”下列属于秦汉时期实行的是①②③④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5.古代宰相的职权可概括为“入(宫)则参对(君主)而议政事”“出(宫)则监察(百官)而董(督)是非”。下列对宰相职权的说法正确的是A.事无巨细,大权独揽B.参与决策,监督执行C.秉承诏令,上传下达D.拾遗补阙,以备顾问6.“撇开道德方面的考虑,秦只维持了那么短的时间,也是一件好事。不寻常的是尽管昙花一现,它却成功地把一套国家官僚机器的制度传给了它的政治继任者。”这套“制度”包括①皇帝制度②郡县制度③三公九卿制度④行省制度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7.中国古代皇权与相权关系的变化,对政治制度影响甚大。宋代削弱相权、加强皇权的措施是A.推行三公九卿制B.确立三省六部制C.实行二府三司制D.废丞相,设立内阁8.魏晋时期,弘农杨氏四世三公,汝南袁氏四世五公。杨氏、袁氏世代占据高官主要靠的A.战事立功B.门第出身C.才学品德D.皇亲国戚9..秦汉时丞相职由一人担当,到隋唐时期三省的长官都是宰相,到了宋朝相当于宰相的官职就更多了,到了明朝废除丞相制度。这一现象反映的实质问题是A.民主政治得到了不断发展B.专制皇权不断加强C.中央对地方的控制日益加强D.丞相权力不断分散10.历代封建王朝的统治者不断完善和强化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按其相同职能分组不正确的是A.御史大夫、通判B.丞相、参知政事C.太尉、军机处D.郡县、行省11.从秦朝到清朝两千多年的吏治发展中,地方官员的选任制度不断演变,但有一点始终未变,那就是地方主官一律由中央任免。这样做的根本目的是A.维护大一统的中央集权统治B.维护君主专制统治C.体现君权至上和皇恩浩荡D.确保选官、用官制度的连续性和一贯性12.对于鸦片战争,有人称为中英战争,有人称为通商战争,也有人称为夷匪犯境。其中淡化了历史认识中价值观判断的表述是A.中英战争B.鸦片战争C.通商战争D.夷匪犯境13.马克思说:“推动了这次大爆炸(指太平天国运动)的毫无疑问是英国的大炮。”这说明A.鸦片战争激化了中国社会矛盾,导致太平天国运动的爆发B.太平天国运动反对鸦片战争中清政府的卖国行为C.清政府的腐败统治导致阶级矛盾的激化D.鸦片战争是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的根本原因14.1851年与1911年都是辛亥年,在中国都发生了大规模的革命运动。下列对这两场革命运动的评价正确的是()A.都属于旧民主主义革命的范畴B.都大大推动了中国政治民主化进程C.都废除了封建土地所有制D.都因帝国主义武装干涉而失败15.中国近代史上的一个重要的中外条约规定:“应纳进口、出口货税、饷费,均宜秉公议定则例。”这一条款实际上()A.假作公允以欺骗舆论B.维护了中国海关的权威C.列强对中国有限让步D.破坏了中国的关税自主权16.电影《十二生肖》讲述的是成龙扮演的杰克寻找圆明园十二生肖兽首铜像中失散的最后四个兽首,并最终将国宝归还中国的故事。导致国宝流失海外的罪魁祸首是()A.日本军队B.俄国军队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