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普通班第四学月考试化学试题(考试时间:100分钟满分:100分)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8分。)1.空气是人类生存所必需的重要资源。为改善空气质量而启动的“蓝天工程”得到了全民的支持。下列措施不利于“蓝天工程”建设的是()A.推广使用燃煤脱硫技术防治SO2污染B.实施绿化工程,防治扬尘污染C.研制开发燃料电池电动车,消除机动车尾气污染D.加大石油、煤炭的开发速度,增加化石燃料的供应量2.化学与生活、社会密切相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利用太阳能等清洁能源代替化石燃料,有利于节约资源、保护环境B.凡含有食品添加剂的食物对人体健康均有害,不可食用C.为防止电池中的重金属等污染土壤和水体,应积极开发废电池的综合利用技术D.提倡人们购物时不用塑料袋,是为了防止白色污染3.环保部门每天通过新闻媒体向社会发布以污染物浓度为标准确定的空气质量信息,这些污染物是()A.二氧化硫、氮氧化物、一氧化碳、可吸入颗粒物B.二氧化硫、氮氧化物、二氧化碳、可吸入颗粒物C.稀有气体、氮氧化物、一氧化碳、可吸入颗粒物D.稀有气体、氮氢化物、一氧化碳、可吸入颗粒物4.从高熔点氧化物中冶炼金属的常用方法是铝还原法,即铝热反应法。不能用铝热反应法从下列物质中冶炼金属的是()A.氧化镁B.氧化铁C.二氧化锰D.氧化镍5.煤的气化是煤高效、洁净利用的方向之一。如图为加热某地煤样品所得煤气组成及体积分数随温度变化的曲线图。由图可知该煤气中()A.只含有碳、氢两种元素B.所含的有机物是CH4、CnHm、COC.CO体积分数小于CH4体积分数D.氢气体积分数最大6.空气是人类生存所必需的重要资源。为改善空气质量而启动的“蓝天工程”得到了全民的支持。下列措施不利于“蓝天工程”建设的是()A.推广使用燃煤脱硫技术防治SO2污染B.实施绿化工程,防治扬尘污染C.研制开发燃料电池电动车,消除机动车尾气污染D.加大石油、煤炭的开发速度,增加化石燃料的供应量7.我国古代制得的“药金”外观与金相似,常被误认为是金子。其冶炼方法是:将炉甘石(ZnCO3)和赤铜矿(Cu2O)以及木炭按一定比例混合,加热至800℃左右,即炼出闪烁着金子般光泽的“药金”。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①“药金”是铜锌合金②冶炼过程中炉甘石直接被木炭还原,有锌生成③用火焰灼烧法可区分黄金和“药金”④用稀HNO3能区别黄金和“药金”⑤表面有黑色氧化物的是“药金”,用稀硫酸洗涤后可去掉黑色膜,但可能显示出铜红色A.①②B.①③④⑤C.①②③④D.①②③④⑤8.在实验室进行物质制备,下列从原料及有关试剂分别制取相应的最终产物的设计中,理论上正确、操作上可行、经济上合理的是()A.C――→CO――→CO2――→Na2CO3B.Cu――→Cu(NO3)2溶液――→Cu(OH)2C.Fe――→Fe2O3――→Fe2(SO4)3溶液D.CaO――→Ca(OH)2溶液――→NaOH溶液9.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目前的加碘食盐中主要添加的是KIO3B.日常生活中无水乙醇常用于杀菌消毒C.绿色食品是不含任何化学物质的食品D.在空气质量日报中CO2含量属于空气污染指数10.下列做法能改善空气质量的是()A.以煤等燃料作为主要生活燃料B.利用太阳能、风能和氢能等能源替代化学燃料C.鼓励私人购买和使用汽车代替公交车D.限制使用电动车1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石油裂解可以得到氯乙烯B.油脂水解可得到氨基酸和甘油C.所有烷烃和蛋白质中都存在碳碳单键D.淀粉和纤维素的组成都是(C6H10O5)n,水解的最终产物都是葡萄糖12.金属锂是密度最小的金属,等质量的金属锂能释放出更多的电子,故常用来制高能量电池,已知锂的金属性介于钠和镁之间,则下列能冶炼出金属锂的方法是()A.电解法B.热还原法C.热分解法D.铅热法13.在熔化状态下,Na跟KCl存在可逆反应Na+KClNaCl+K,通过调整温度,可利用金属Na来制取K。物质KNaKClNaCl熔点/℃63.697.8770801沸点/℃77488315001413根据上表的熔点和沸点,确定由Na与KCl反应制取钾的合适温度为()A.770℃B.801℃C.850℃D.770℃~801℃1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煤和石油都是可再生的化石能源,其主要组成元素均为碳、氢,二者都是混合物B.煤的干馏和石油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