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堰区2015~2016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调研测试化学试题2015.11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2.Ⅰ卷和Ⅱ卷答案均填涂在答题卡指定位置,否则答题无效。3.考试时间为100分钟,总分120分。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C—6N—14O—16Na—23Al—27S—32Fe—56Cu—64第Ⅰ卷选择题(共40分)单项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2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自2016年1月1日起将施行修订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开发新能源,如太阳能、风能等,减少对化石能源的依赖B.直径接近于2.5×10-6m的颗粒物(PM2.5)分散在空气中形成的混合物具有丁达尔效应C.燃煤进行脱硫、脱硝处理,减少硫氧化物和氮氧化物的排放D.通过吸收空气中CO2并利用廉价能源合成汽油可推广“绿色自由”计划2.下列化学用语的表达或使用正确的是A.白磷的分子式:PB.次氯酸的结构式:H—Cl—OC.氟离子的结构示意图:D.过氧化氢的电子式:3.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酒精、冰醋酸分别属于电解质、弱电解质B.冶炼金属钠、铁,工业常用的方法分别是电解法、热分解法C.铝热反应、实验室制氢气都属于置换反应D.冰醋酸、碱式碳酸铜分别属于:酸、碱4.下列实验方案不能达到相应实验预期目的的是①②③④A.①用铜和浓硝酸制取少量NO2B.②比较S、C、Si的非金属性C.③验证HCl溶解性D.④用于吸收NH3尾气,并防止倒吸5.化学反应中,有时存在“一种物质过量,另一种物质仍不能完全反应”的情况,下列反应中不属于这种情况的是A.过量二氧化锰与浓盐酸共热反应B.过量的氢气与少量氮气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C.过量铜与浓硫酸共热反应D.过量氨水与硝酸银溶液反应6.下列有关实验和应用的说法正确的是A.SO2具有漂白性,可使紫色石蕊试液褪色B.氧化铝、氧化镁可用作制耐火材料C.可用瓷坩埚中加热熔化氢氧化钠固体D.向溴水中滴入植物油,振荡后,油层显无色,说明溴不溶于油脂7.常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A.c(ClO-)=1.0mol·L-1的溶液:Na+、SO32-、NO3-、SO42-B.0.1mol·L-1Na2S溶液:SO42-、K+、Cl-、Cu2+C.0.1mol·L-1AgNO3溶液:H+、K+、SO42-、Br-D.0.1mol·L-1NaAlO2溶液:OH-、Na+、Cl-、SO42-8.下列陈述Ⅰ、Ⅱ正确并且有因果关系的是陈述Ⅰ陈述ⅡA.SiO2有导电性SiO2可用于制备光导纤维B.氢氟酸具有强酸性可用于雕刻玻璃C.浓硫酸有强氧化性加热时,铜能与浓硫酸反应D.Al(OH)3是两性氢氧化物Al(OH)3既能溶于稀盐酸,也能溶于稀氨水9.某无色溶液中只可能含有①Na+、②Ba2+、③Cl−、④Br−、⑤SO32−、⑥SO42−离子中的若干种(忽略水电离出的H+、OH−),依次进行下列实验,且每步所加试剂均过量,观察到的现象如下:步骤操作现象(1)用pH试纸检验溶液的pH大于7(2)向溶液中滴加氯水,再加入CCl4振荡,静置CCl4层呈橙色(3)向所得水溶液中加入Ba(NO3)2溶液和稀HNO3有白色沉淀产生(4)过滤,向滤液中加入AgNO3溶液和稀HNO3有白色沉淀产生下列结论正确的是A.肯定含有的离子是③④⑤B.肯定没有的离子是②⑤C.可能含有的离子是①⑥D.不能确定的离子是③⑥10.锑(Sb)在自然界一般以硫化物的形式存在,我国锑的蕴藏量占世界第一。从硫化物中提取单质锑一般是先在高温下将硫化物转化为氧化物,再用碳还原:①2Sb2S3+3O2+6Fe=Sb4O6+6FeS②Sb4O6+6C=4Sb+6CO关于反应①、②的说法正确的是A.反应①②中的氧化剂分别是Sb2S3、Sb4O6B.反应①中每生成3molFeS时,共转移6mol电子C.反应②说明高温下Sb的还原性比C强D.每生成4molSb时,反应①与反应②中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4︰3不定项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2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或两个选项符合题意。若正确答案只包括一个选项,多选时,该小题得0分;若正确答案包括两个选项时,只选一个且正确的得2分,选两个且都正确的得满分,但只要选错一个,该小题就得0分。11.已知N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数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0.1molFe在0.1molCl2中充分燃烧,转移的电子数为0.2NAB.1.2gNaHSO4固体中含有的阳离子数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