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素周期律和主族的变化规律知识精讲一.本周教学内容:元素周期律和主族的变化规律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1)使学生了解元素主要化合价与元素金属性、非金属性的周期性变化。(2)认识元素性质的周期性变化是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周期性变化的结果,从而理解元素周期律的实质。(3)使学生了解碱金属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并能运用原子结构的初步知识来了解它们性质上的差异及其递变规律。(4)使学生了解卤族元素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并能运用原子结构的初步知识来了解它们性质上的差异及其递变规律。2.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对原子核最外层电子排布的分析,推理元素性质的变化规律;(2)通过对原子核外电子层的递增的分析,推理元素性质的变化规律;(3)通过探究实验验证元素性质的变化规律。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理论推导和实验探究验证,让学生在学习中实现自我价值,体会自我价值感,从而增强学习化学的自信心。三.教学重点、难点1.元素性质的变化规律及其实质2.族的变化规律:卤素和碱金属性质的规律和递变四.教学方法讨论+探究+实验[教学过程]一.元素周期律1.元素主要化合价的周期性变化常见元素化合价的一般规律①1~20号元素中,除了O、F外,元素的最高正价等于最外层电子数;最低负价与最高正价的关系为:最高正价+最低负价=8②金属元素无负价(除零价外,在化学反应中只显正价);既有正价又有负价的元素一定是非金属元素;③氟无正价,氧无最高正价。下列关于元素化合价的叙述中,错误的是CDA.ⅢA族的B和Al都能形成+3价的化合物B.ⅣA族的C和Si都能形成+4价的化合物C.ⅥA族的O和S都能形成+6价的化合物D.ⅦA族的F和Cl都能形成+7价的化合物2.元素性质的周期性变化3.元素周期律:元素的性质随着元素原子序数的递增而呈周期性的变化。用心爱心专心115号编辑1元素周期律的实质: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的周期性变化的必然结果。4.金属性和非金属性的判断依据:[随堂练习]1.下列气态氢化物中最不稳定的是(C)。A.PH3B.HClC.SiH4D.H2S2.下列性质递变正确的是(D)A.原子半径:Cl>Al>Na>KB.离子半径:O2->F->Al3+>Mg2+>Na+C.热稳定性:HF>NH3>H2O>CH4D.最高正价:Na
NaOHB.酸性:H2SO4>HClO4C.金属性:Al>NaD.非金属性:0>N4.已知X、Y、Z为三种原子序数相连的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相对强弱是:HXO4>H2YO4>H3ZO4。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HX>H2Y>ZH3B.非金属活泼性:Y<X<ZC.原子半径:X>Y>ZD.原子最外电子层上电子数的关系:Y=(X+Z)二.主族的变化规律(一)碱金属(IA族)EMBEDPBrushEMBEDPBrush1、化学性质的相似性和递变性A、最外层电子数相同,但电子层数不同,故化学性质相似而不相同。你有的化学性质我也可用心爱心专心115号编辑2能有只是反应的难易程度有差异;B、从Li到Cs电子层数依次递增,金属性逐渐增强,其单质的活泼性增强,如钾比钠活泼,钠比锂活泼,因此与水或氧的反应更剧烈。(1)与O2的反应4Li+O22Li2O2Na+O2Na2O2K+O2KO2(2)与水的反应2Na(K)+2H2O=2NaOH(KOH)+H2↑2、物理性质的相似性和递变性(1)碱金属都是银白色金属(铯略带金色),密度较小,硬度很小,熔、沸点较低,都有很好的导电、导热性和延展性。(2)从Li到Cs,碱金属的密度逐渐增大(钾例外),熔、沸点逐渐降低,硬度逐渐减小。(二)卤族元素(VIIA族)单质均为双原子分子——X2F2Cl2Br2I2EMBEDPBrush1.物理性质的相似性和递变性:卤素单质都是有色物质,从上到下,其颜色逐渐加深,密度逐渐增大,熔、沸点逐渐升高(常温时的状态由气态经液态到固态)。2.化学性质的相似性和递变性:(1)卤素原子最外层上都是7个电子,易得到1个电子,因此,卤族元素都具有较强的非金属性,其单质都较活泼,具有较强的氧化性,能与多种金属和非金属发生化学反应。(2)从上到下,由于电子层数递增,原子半径逐渐增大,原子核对最外层电子的吸引力逐渐减弱,原子得电子能力逐渐减弱,因此,卤族元素的非金属性逐渐减弱,单质的氧化性逐渐减弱。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