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 第八单元 工业文明冲击下的中国近代经济和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课时作业25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试题 新人教版-新人教版高三全册历史试题VIP免费

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 第八单元 工业文明冲击下的中国近代经济和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课时作业25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试题 新人教版-新人教版高三全册历史试题_第1页
1/7
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 第八单元 工业文明冲击下的中国近代经济和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课时作业25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试题 新人教版-新人教版高三全册历史试题_第2页
2/7
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 第八单元 工业文明冲击下的中国近代经济和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课时作业25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试题 新人教版-新人教版高三全册历史试题_第3页
3/7
课时作业25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2018·河南省中原名校联盟高三联合考试)“编结毛辫,向非汉制所遗。自从满清入主,强迫人民为之。现已实现改革,积习自当力除。惟直光复伊始,剪否听民便宜。衣服暂可仍旧,并非必仿泰西。”该告示的写作者认为()A.留辫已成风俗,应尽量保留B.应理性地看待社会风俗变迁C.满汉民族必须平等相待D.应与清政府作必要妥协解析:“剪否听民便宜”“并非必仿泰西”等字眼意在强调应理性地看待社会风俗变迁而不能整齐划一,选项B是符合题意的,正确;可以保留也可以不保留,选项A不符合题意,排除;材料不涉及民族平等问题,选项C不符合题意,排除;是理性地看待而非作必要妥协,选项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B。答案:B2.(2018·佛山高三评估)下图为近代《图画日报》上刊载的《上海社会之现象——妇女亦乘脚踏车之敏捷》的图文报道。该报道反映的历史现象,最早可能出现于()A.19世纪中期B.20世纪初叶C.20世纪20年代D.20世纪50年代解析:根据题干和所学知识可知,“妇女着旗袍骑自行车郊游”反映了服饰和交通工具的变化,体现了近代中国的进步,这些现象最早可能出现在辛亥革命后,故20世纪初叶,B项正确。19世纪中期,妇女没有得到解放,排除A。图示信息无法确定是20世纪20年代,故排除C。20世纪50年代迟于20世纪初叶,排除D。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选B。答案:B3.(2018·榆林高三诊断)1906年除夕,两广总督岑春煊发布谕告,自次年正月起,废除“婢膝奴颜,有伤气节”的下跪请安,大小官员相见,概用长揖;同时废除禀帖中“卑职”等用语。此后湖北、江苏、河南等省纷纷效仿。这种现象说明()A.传统社会生活方式开始发生变化B.晚清时期封建陋习已基本被清除C.部分清廷官员逐步认同近代观念D.晚清时各省已摆脱中央政治控制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近代中国社会习俗的变化。注意题干中的时间是1906年,虽然伴随着列强的侵略,西方的民主思想和习俗观念传入中国,但当时旧的传统还是社会的主流;而广东开放较早,受西方影响较深,人们的思想观念有一定变化。故C项符合题意。所以应选C。A中开始错误;B中清除错误;D中摆脱错误。答案:C4.(2018·池州高三质监)民国成立之前,没有离婚的概念,只有男子可以休妻,甚至到20世纪上半期,很多妇女参加革命是因为家庭原因。如《红色娘子军》里的女战士不完全是被南霸天逼出来的,她们出走往往是受不了丈夫、公婆的压迫。材料反映的史实表明()A.理学世俗化的影响深远B.辛亥革命使女性摆脱对家庭的依附C.影视剧固化大众的文化认知D.新文化运动动摇了儒学的正统地位解析:根据题干和所学知识可知,理学对后世的最大影响是对儒家伦理道德标准的丰富及其普及化、通俗化,将儒学的伦理道德观念推广到社会的每一个家庭,这些理学家将有关妇道的观念加以鼓吹,声称是圣贤传下来的道德规范,如果违反就是违背礼法,以至于在“民国成立之前,没有离婚的概念,只有男子可以休妻。甚至到20世纪上半期,很多妇女参加革命是因为家庭原因”,故A项正确。B项的说法过于绝对,且题干着重强调女性反抗家庭的压迫,排除。不能通过《红色娘子军》的例子,推断影视剧固化大众的文化认知,排除C。题干信息没有涉及新文化运动,而是强调女性反抗家庭的压迫,排除D。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选A。答案:A5.(2018·保定高三测评)1912年1月2日,孙中山通电全国,宣告中华民国改用国际通行的公历,以取代先前中国实用的农历。然而,这一变化却造成了民间“不知何时过年”的尴尬局面。之后,虽然民国政府多次明令禁止过“农历年”,但百姓大多仍以旧俗为重。材料表明()A.传统思想阻碍自然经济解体B.民国百姓不愿接受外来事物C.辛亥革命改变民众生活习惯D.新旧观念并存成为时代现象解析:据材料“民国政府多次明令禁止过‘农历年’,但百姓大多仍以旧俗为重”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说明当时中国社会新旧观念并存,故D项正确;民国政府禁止过“农历年”与自然经济解体无关,故A项错误;“民国百姓不愿接受外来事物”过于绝对,故B项错误;材料说明百姓大多仍以旧俗为重...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 第八单元 工业文明冲击下的中国近代经济和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课时作业25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试题 新人教版-新人教版高三全册历史试题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