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17学年第二学期高一年级月考化学试题时间:90分钟总分:100分注意事项:①本试题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总分100分,测试时间90分钟②请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上,考试结束后,只交答题卡③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量):H:1C:12O:16Cl:35.5N:14S:32第I卷选择题(共54分)一.单选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每小题3分,共54分)1.有机化学知识在生活中应用广泛,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利用天然气做燃料可以有效地减少“温室效应”气体的产生B.由于乙醇能够溶解多种有机物和无机物,所以可用乙醇提取中药的有效成分C.可以用浸泡过酸性高锰酸钾溶液的硅土来吸收水果或花朵产生的乙烯,达到保鲜目的D.从石油中可以获得乙烯,乙烯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2.下列有关化学用语正确的是()A.—CH3(甲基)的电子式为HB.硝基苯的结构简式为C.乙烯的结构简式为CH2CH2D.乙酸的分子式为C2H4O23.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标准状况下,22.4L的己烷含C-H键的数目为14NAB.常温常压下,14g乙烯和丙烯的混合物含原子数为3NAC.78g苯含有C=C双键的数目为3NAD.15g甲基含有的电子数7NA4.有人认为CH2=CH2与Br2的加成反应,实质是Br2先断裂为Br+和Br﹣,然后Br+首先与CH2=CH一端碳原子结合,第二步才是Br﹣与另一端碳原子结合。根据该观点如果让CH2=CH2与Br2在盛有NaCl和NaI的水溶液中反应,则得到的有机物不可能是()A.BrCH2CH2BrB.BrCH2CH2IC.ClCH2CH2ClD.BrCH2CH2Cl5.某有机物的分子结构为:,该分子中最多可以有多少个原子共平面()A.18B.20C.22D.246.关于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分子式为C9H9O2B.含有三种官能团C.可以发生取代反应和加成反应,但不能发生聚合反应D.可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或酸性KMnO4溶液褪色7.有8种物质:①甲烷;②苯;③聚乙烯;④苯乙烯;⑤丁炔;⑥环己烷;⑦邻二甲苯;⑧环己烯.既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又能与溴水反应使之褪色的是()A.③④⑤⑧B.④⑤⑧C.④⑤⑦⑧D.③④⑤⑦⑧8.下列各组有机物只用一种试剂无法鉴别的是()A.乙醇、甲苯、硝基苯B.四氯化碳、己烷、己烯C.苯、甲苯、环己烷D.苯、乙醇、乙酸9.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苯的分子是环状结构,其性质跟环烷烃相似B.苯分子的结构中含有碳碳双键,因此苯的性质跟烯烃相同C.苯的分子式为C6H6,分子中的碳原子远远没有饱和,因此能和溴水反应D.苯不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而大多数苯的同系物却可以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10.分子式为C7H8的芳香烃,在一定条件下与氢气完全加成,加成后产物的一氯代物的同分异构体有()A.3种B.5种C.4种D.6种11.下列有机反应中,不属于取代反应的是()A.B.2CH3CH2OH+O22CH3CHO+2H2OCu△C.ClCH2CH=CH2+NaOHHOCH2CH=CH2+NaClD.12.在实验室制得1mL乙酸乙酯后,沿器壁加入0.5mL紫色石蕊试液,这时紫色石蕊溶液将存在于饱和Na2CO3溶液层与乙酸乙酯层之间(整个过程不振荡试管)。对于可能出现的现象,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液体分为两层,石蕊溶液仍呈紫色,有机层呈无色B.石蕊溶液分为三层,由上而下呈蓝、紫、红色C.石蕊溶液分为三层,由上而下呈红、紫、蓝色D.石蕊溶液分为两层,上层呈紫色,下层呈蓝色13.将质量为a克的铜丝在酒精灯上加热灼烧后,分别插入到下列溶液中,放置片刻,铜丝质量不变的是A.盐酸B.氢氧化钠C.无水乙醇D.石灰水14.两种气态烃组成的混合物0.1mol完全燃烧得0.16mol二氧化碳和3.6克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一定有甲烷B.一定是甲烷和乙烯C.可能有乙烷D.一定有乙炔15.两种气态烃以任意比例混合,在105℃时1L该混合烃与9L氧气混合,充分燃烧后恢复到原状态,所得气体体积仍是10L。下列各组混合烃中不符合此条件的是()A.CH4与C2H4B.CH4与C3H4C.C2H2与C3H6D.C2H4与C3H416.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汽油、柴油和植物油都是碳氢化合物B.乙醇可以被氧化为乙酸,二者都能发生酯化反应C.甲烷、乙烯和苯在工业上都可通过石油分馏得到D.含5个碳原子的有机物,每个分子中最多可形成4个C—C单键17.下列实验能获得成功的是()A.用溴水可鉴别苯、乙醇、苯乙烯()B.加浓溴水,然后过滤可除去苯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