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一级化学科试卷本试卷分两部分,共6页,满分100分。考试用时90分钟。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C-12N-14O-16Na-23S-32Cu-64Mg-24Cl-35.5一、选择题(本题有25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2分,共50分。)1.下列图示正确的是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④D.①②③④2.进行化学实验必须注意安全,下列实验操作的描述正确的是A.点燃氢气前要检验氢气的纯度,以免发生爆炸B.酒精灯不慎碰倒起火时可用水扑灭C.从试剂瓶中取出的任何药品,若有剩余一定不能放回原试剂瓶D.若浓硫酸不慎沾到皮肤上,应立刻用NaOH溶液冲洗3.下列各组混合物的分离或提纯方法不正确的是A.用分液的方法分离煤油和NaCl溶液的混合物B.用结晶法提纯NaCl和KNO3混合物中的KNO3C.用蒸馏法分离乙醇和水的混合物D.用加热法分离碘和氯化铵的混合物4.关于蒸馏和萃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将温度计水银球插入蒸馏烧瓶的液体中B.冷水从冷凝管下口进入,上口流出C.碘在四氯化碳中的溶解度比在水中的溶解度小D.分液时,水从分液漏斗下口流出,碘的四氯化碳溶液从漏斗上口倒出5.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46gNO2气体中含有原子数为3NAB.标准状况下,22.4LH2中含电子数为2NAC.1L1mol/L盐酸溶液中分子总数为NAD.24gMg变成Mg2+失去2NA个电子6.下列溶液中物质的量浓度为1mol·L-1的是A.将250gCuSO4·5H2O溶解在1L水中B.将22.4LHCl气体溶于水配成1L溶液C.将1L10mol·L-1的浓盐酸加入9L水中D.将10gNaOH溶解在少量水中,再加蒸馏水直到溶液体积为250mL7.将下列各物质按酸、碱、盐分类顺序排列,正确的是A.硫酸、纯碱、食盐B.碳酸、乙醇、醋酸钠C.硝酸、烧碱、胆矾D.磷酸、熟石灰、苛性钠8.下列关于胶体说法正确的是A.胶体区别于其他分散系的本质是丁达尔效应B.将FeCl3溶液逐滴滴入NaOH溶液中,制取Fe(OH)3胶体C.过滤能将溶液和胶体分离D.豆浆点豆腐能用胶体的观点解释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铜、石墨均导电,所以他们均是电解质B.NH3、CO2的水溶液均导电,所以NH3、CO2均是电解质C.液态HCl、固体NaCl均不导电,所以HCl、NaCl均是非电解质D.蔗糖、酒精在水溶液或熔融状态下均不导电,所以它们均是非电解质10.能正确表示下列化学反应的离子方程式的是A.稀硫酸滴在银片上:2Ag+2H+=2Ag++H2↑B.铜片插入硝酸银溶液:Cu+Ag+=Cu2++AgC.氢氧化钠和醋酸反应:Na++OH-+CH3COO-+H+=CH3COONa+H2OD.氧化铁与稀盐酸混合:Fe2O3+6H+=2Fe3++3H2O11.在某无色透明的酸性溶液中,能共存的离子组是A.Na+、K+、SO42-、HCO3B.Cu2+、K+、SO42-、MnO4C.Na+、K+、Cl、NO3D.Ba2+、K+、SO42-、Cl12.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的是A.CaCO3+2H+=Ca2++CO2↑+H2OB.2Fe2++Cl2=2Fe3++2ClC.HCO3+H+=CO2+H2OD.Mg2++SO42-+Ba2++2OH-=BaSO4↓+Mg(OH)2↓13.金属加工后的废切削液中含有2%~5%的NaNO2,它是一种环境污染物。人们用NH4Cl液来处理此废切削液,使亚硝酸钠转化为无毒物质。该反应分两步进行:第一步:NaNO2+NH4Cl=NaCl+NH4NO2;第二步:NH4NO2=N2↑+2H2O下列对上述反应的叙述正确的是:①NH4NO2仅是氧化剂;②NH4NO2仅是还原剂;③NH4NO2发生了分解反应;④第二步中氮元素的化合价发生了变化;⑤NH4NO2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⑥两个反应都是氧化还原反应A.③④⑤B.①③⑥C.①④⑥D.②③④14.必须加入还原剂才能实现的反应是A.KMnO4→O2B.Fe3+→Fe2+C.S→SO2D.CO32-→CO215.下列实验操作错误的是A.用药匙取用少量Na2SO4固体B.用胶头滴管滴加少量NaCl溶液C.加热盛有体积K2SO4溶液的试管D.用10mL量筒量取8.0mL1.0mol•L—1溶液16.分类方法在化学学科的发展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下列分类标准合理的是①根据硫酸氢钠溶于水呈酸性,硫酸氢钠既属于盐,又属于酸。②根据反应中是否有电子的转移,将化学反应分为氧化还原反应和非氧化还原反应③根据分散系是否具有丁达尔现象将分散系分为溶液、胶体和悬浊液④根据反应中是否有离子参与,将反应分为离子反应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