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松原市扶余县高考化学真题集锦一:组成分类化学用语生活与技术1.(2013·高考新课标全国卷Ⅰ)化学无处不在,下列与化学有关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侯氏制碱法的工艺过程中应用了物质溶解度的差异B.可用蘸浓盐酸的棉棒检验输送氨气的管道是否漏气C.碘是人体必需微量元素,所以要多吃富含高碘酸的食物D.黑火药由硫黄、硝石、木炭三种物质按一定比例混合制成解析:选C。从化工生产原理、物质性质应用、元素对人体的作用、物质组成判断等化学与生活常识角度出发分析、解决问题。A项,侯氏制碱法的反应原理是向氨化的饱和食盐溶液中通入CO2气体,利用相同温度下碳酸氢钠的溶解度小,使生成的NaHCO3从溶液中以晶体形式析出,故生产过程中应用了物质溶解度的差异。B项,NH3和HCl气体相遇会生成白色固体NH4Cl小颗粒,反应现象为冒白烟。用蘸浓盐酸的棉棒靠近输送氨气的管道,若在管道附近冒白烟,证明管道漏气,否则不漏气。利用此反应现象可以检验管道是否漏气。C项,碘元素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摄入过多或过少都会对身体健康造成危害。过多摄入会引起高碘甲状腺肿、甲亢、甲状腺组织硬化等不良后果,故不能多吃富含高碘酸的食物。D项,黑火药是由硫黄、硝石、木炭按1∶2∶3的比例混合而成的混合物。2.(2013·高考北京卷)下列设备工作时,将化学能转化为热能的是()ABCD硅太阳能电池锂离子电池太阳能集热器燃气灶解析:选D。A.硅太阳能电池是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B.锂离子电池是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C.太阳能集热器是将太阳能转化为热能;D.燃气灶是将化学能转化为热能。3.(2013·高考天津卷)运用有关概念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1molH2燃烧放出的热量为H2的燃烧热B.Na2SO3与H2O2的反应为氧化还原反应C.互为同系物D.BaSO4的水溶液不易导电,故BaSO4是弱电解质解析:选B。燃烧热是指101kPa时,1mol纯物质完全燃烧生成稳定的氧化物时放出的热量,A项中没有指明具体的产物及状态,A错。Na2SO3和H2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2SO3+H2O2===Na2SO4+H2O,此反应为氧化还原反应,B正确。的结构不相似,属于酚,属于醇,两者不互为同系物,C错。BaSO4的水溶液不易导电,是因为BaSO4的溶解度很小,但溶解的部分完全电离,所以BaSO4是强电解质,D错。4.(2013·高考天津卷)以下食品化学知识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食盐可作调味剂,也可作食品防腐剂B.新鲜蔬菜做熟后,所含维生素C会有损失C.纤维素在人体内可水解为葡萄糖,故可作人类的营养物质D.葡萄中的花青素在碱性环境下显蓝色,故可用苏打粉检验假红酒解析:选C。NaCl可作调味剂,作食品防腐剂主要从生物学角度思考,细菌在食盐水中会因失水而死亡,A正确。维生素C具有还原性,在加热过程中会因被氧化而损失,B正确。纤维素在人体内不易水解,不能为人体提供营养,C错。花青素在碱性环境下显蓝色,所以花青素遇苏打溶液时会变蓝,D正确。5.(2013·高考山东卷)化学与生产和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聚乙烯塑料的老化是因为发生了加成反应B.煤经过气化和液化等物理变化可转化为清洁燃料C.合成纤维、人造纤维及碳纤维都属于有机高分子材料D.利用粮食酿酒经历了淀粉→葡萄糖→乙醇的化学变化过程解析:选D。A项,聚乙烯分子中不含碳碳双键,不能发生加成反应,塑料老化是发生了氧化反应。B项,煤的气化和液化均为化学变化,前者主要为碳与水蒸气反应生成H2和CO,后者主要是以煤为原料制取液体燃料。C项,合成纤维和人造纤维属于有机高分子材料,而碳纤维的主要成分为碳,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D项,粮食酿酒要经过一系列化学变化,淀粉先发生水解,最终生成葡萄糖,葡萄糖再在酒化酶作用下生成乙醇和CO2。6.(2013·高考江苏卷)燃料电池能有效提高能源利用率,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下列物质均可用作燃料电池的燃料,其中最环保的是()A.甲醇B.天然气C.液化石油气D.氢气解析:选D。从燃料电池反应产物的角度分析。甲醇、天然气和液化石油气作为燃料电池的燃料使用均产生CO2,而氢气用作燃料电池的燃料,反应产物为H2O,不会对环境产生影响。7.(2013·高考江苏卷)下列有关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A.丙烯的结构简式:C3H6B.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