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潮(建议用时:45分钟)一、选择题1.(2019·哈师大附中模拟)先秦以来的人性理论大多对人性之私进行了否定与批判,主张“去私心,行公义”。宋明理学人性论更视“私”为邪恶,强调公私之辩。而明清之际一些思想家则明确提出人性自私说,肯定个人物质利益、欲的合理性,强调个体的价值与地位。这反映了明清时期()A.社会风气败坏,世人追求享乐B.西方民主思想促进思想启蒙C.商品经济发展,专制统治强化D.政府放松对思想文化的控制解析:选C。明清时期商品经济发展,市民阶层扩大,但政治上专制统治强化,故人们提出了要求个性、肯定个人价值的思想主张,故C项正确。2.(2019·洛阳统考)明代中后期,一些学者摒弃了纯学术研究的路子,从空谈“心性义理”转而投身到军事史、边疆史、科学技术史、外国史等方面的研究。上述现象的出现()A.受反君主专制民主思想的影响B.说明儒家经典权威受到质疑C.彻底改变了读书人的价值取向D.有利于探讨和解决现实问题解析:选D。材料反映出明代中后期关注社会现实的实学出现,这有利于探讨和解决现实问题,故D项正确。材料反映出明代中后期关注社会现实的实学出现,与反君主专制民主思想无关,故A项错误;这些学者倡导实学,反映出儒家思想的新发展,故B项错误;材料只是反映了“一些学者摒弃了纯学术研究的路子”,不能说明读书人都放弃了学而优则仕的价值取向,故C项错误。3.(2019·太原期中)从明代后期开始,一些儒生一改“束手谈心性”,转而研究外国史、蒙元史、科技史,一大批关于农业技术、军事武器、医学制药的著作问世。这反映了()A.儒家开始关注现实问题B.有识之士批判君主专制C.程朱理学失去主流地位D.时代特征推动学风转变解析:选D。明代后期的内忧外患推动儒生转而关注现实问题,强调实学,这反映了时代特征推动学风转变,故D项正确。4.(2019·临沂质检)明清时期兴起的实学思潮把儒学经世传统发展到了一个新高度,为救亡图存而进行务实革新。这说明了()A.儒家思想蕴含着实用主义精神B.实学逐渐成为当时思想主流C.崇实致用已经成为人们的共识D.实学对儒家思想的彻底否定解析:选A。材料“明清时期兴起的实学思潮把儒学经世传统发展到一个新高度”说明儒家思想蕴含实用主义精神,故A项正确。5.(2019·梅州模拟)李贽反对把孔子的言论绝对化和盲目迷信,在佛寺生活期间,他谈经读佛供奉孔子,由此可见,李贽并未绝对否定孔子及其思想。这在当时()A.奠定了近代民主思想的基础B.背离了儒家的思想C.开启了经世致用之风D.促进人们思想的解放解析:选D。根据材料可知李贽反对盲从孔子,这有利于摆脱传统儒家思想的禁锢,促进人们思想的解放,故D项正确。6.(2019·全国Ⅱ卷“超级全能生”联考)明中叶以后在经济上产生了有别于封建生产关系的资本主义萌芽,在文化上涌现出与正统思想相叛离的因素。对“与正统思想相叛离的因素”评价正确的是()A.反映了新兴资产阶级的要求B.传统儒学进入反思和批判阶段C.突破了封建专制主义思想体系D.促进面向世界和重视实践的风气形成解析:选B。明末清初,黄宗羲、顾炎武和王夫之三位进步思想家对传统儒学批判继承,与材料中“在文化上涌现出与正统思想相叛离的因素”相符,故B项正确。7.(2019·榆林模拟)黄宗羲认为,为臣者,是“为天下,非为君也;为万民,非为一姓也”。“出而仕于君也,不以天下为事,则君之仆妾也;以天下为事,则君之师友也。”这番话表明黄宗羲主张()A.天下为主,君为客B.臣子要帮助国君管理人民C.否定君主制存在的必要性D.君臣关系应是完全平等的解析:选D。从材料可知黄宗羲主张为臣者是为天下服务的,故“以天下为事,则君之师友也”,这反映了黄宗羲认为臣子与君主应是完全平等的关系,故D项正确。8.(2019·衡阳模拟)黄宗羲素有“中国伏尔泰”之称誉。他痛斥君主专制是天下最大的祸害,提出“天下为主,君为客”的民本思想,进而主张限制君权,保证人民的基本权利。同时他又指出,“有明之无善治,自高皇帝(明太祖)罢丞相始也”。这反映黄宗羲()A.主张实行君主立宪制B.接受西方主权在民思想C.主张恢复宰相制度D.未跳出明君贤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