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高考历史通史复习 第一部分 专题三 古代中华文明的曲折发展与繁荣 课时2 魏晋至隋唐时期的经济、思想和科技文化课时冲关练-人教版高三全册历史试题VIP免费

高考历史通史复习 第一部分 专题三 古代中华文明的曲折发展与繁荣 课时2 魏晋至隋唐时期的经济、思想和科技文化课时冲关练-人教版高三全册历史试题_第1页
1/3
高考历史通史复习 第一部分 专题三 古代中华文明的曲折发展与繁荣 课时2 魏晋至隋唐时期的经济、思想和科技文化课时冲关练-人教版高三全册历史试题_第2页
2/3
高考历史通史复习 第一部分 专题三 古代中华文明的曲折发展与繁荣 课时2 魏晋至隋唐时期的经济、思想和科技文化课时冲关练-人教版高三全册历史试题_第3页
3/3
第一部分专题三古代中华文明的曲折发展与繁荣课时2魏晋至隋唐时期的经济、思想和科技文化课时冲关练1.(2016·四川树德中学模拟)《唐会要·卷八十六》记载:“六年七月敕:如闻十六宅置宫市以来,成弊既久,须有改移。自今以后,所出市一物以上,并依三宫直市,不得令损刻百姓。”这说明唐代()A.重农抑商政策松动B.政府加强市场管理C.着手打破坊市界限D.商品经济高度发达解析从“所出市一物以上,并依三宫直市,不得令损刻百姓”,可知唐代对宫市货物的价格有限制,不能损害百姓的利益,体现出政府对市场的监管,故B项正确;A、C两项材料没有体现;从材料中对宫市的规定无法得出商品经济发展状况,故D项错误。答案B2.(2016·安徽合肥调研)《隋书·地理志》记载,全国有郡190,县1255,户8907546,人口46019956。若按九州划分,则扬州虽只占州数九分之一,但却拥有44郡,312县,932033户,以致扬州一州在全国郡数上占23.16%,在县数上占24.86%,在户数上占10.46%。这表明()A.扬州成为政治和商业中心B.南方人口数量已超过北方C.经济重心转移到江浙地区D.扬州在全国占有重要地位解析材料只能说明扬州在全国范围的重要性,故D项正确;扬州是当时隋朝的经济中心,但不是政治中心,故A项错误;材料中反映不出南方和北方的人口数的对比,故B项错误;C项应是在南宋,这一过程在隋朝时还没有完成,故错误。答案D3.(2015·贵州八校联考)“此田制用意并不在求田亩之绝对均给,只求富者稍有一限度,贫者亦有一最低之水平。”(钱穆《国史大纲》)此田亩最有可能是()A.天子赐予的井田B.因军功受赏的土地C.租种的诸侯土地D.国家授予的无主荒地解析据材料“此田制用意并不在求田亩之绝对均给”和“只求富者稍有一限度,贫者亦有一最低之水平”并联系所学知识可知该田制为均田制,均田制分配的前提是国家掌握大量的无主荒地,故D项正确;井田制是我国古代的土地国有制度,与材料意思不符,故A项错误;B、C两项信息与“只求富者稍有一限度,贫者亦有一最低之水平”意思不符。答案D4.(2015·江西赣州期末)韩愈在《原道》一文中指出:“今也举夷狄之法,而加之先王之教之上,几何其不胥(胥:全,都)而为夷也?”这说明他()A.主张将儒、释、道融合,三教合流B.在思想上带有极端狭隘的民族偏见C.提倡儒学复兴运动,力图重建信仰D.反对举异质文化凌驾中国文化之上解析“今也举夷狄之法……几何其不胥而为夷也?”白话文的意思为:现在,却尊崇夷礼之法,把它抬高到先王的政教之上,那么我们不是全都要沦为夷狄了?可以看出反对举异质文化凌驾中国文化之上,故D项正确;“……几何其不胥而为夷也?”说明韩愈并未主张三教合流,故A项错误;B项题中不能反映;题中只是对“也举夷狄之法”进行了质疑,并未提倡儒学复兴运动,故C项错误。答案D5.(2016·河北唐山质检)雕版墨印本《汉西域诸国图》为北京图书馆之馆藏文物,反映了汉代西域诸国分布以及交通路线。全图标注地名七十多处,形象地表示了天山、葱岭、北山、南山、石山和积石山及其名称,并清晰地绘出了中国通往西域的两条路线,该图对研究西域地理沿革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对该图表述正确的是()A.是西汉时期已经发明造纸术的佐证B.该图绘制技术是中西文化交流的结果C.是西汉政权有效管辖西域的历史依据D.应该是根据更为古老的文献翻印而成解析材料主体来自于雕版印刷,雕版印刷最早始于隋唐之际,西汉早于隋唐,故D项正确;题干给的是隋唐时期的雕版印刷,内容虽然体现了汉代地理分布和交通路线,但是未必能证明西汉发明造纸术,故A项错误;材料内容虽然包含中国与西域的交往,但无法证明绘制技术来自于中西文化交流,故B项错误;材料反映了西汉时期的地理分布和交通情况,不能证明西汉有效管辖西域,故C项错误。答案D6.(2016·江苏扬州调研)随着佛教在我国的盛行,魏晋时期出现了一批以抄写经籍为生的“经生”,而且形成了一种新的书体——“写经体”。这说明()A.魏晋时期我国文学艺术达到最高峰B.魏晋时期的书法最高成就是“写经体”C.书法艺术发展离不开社会生活需要D.书法艺术的产生源于宗教艺术的发展解析从材料反映的过程可以看出,我国书法艺术的发...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高考历史通史复习 第一部分 专题三 古代中华文明的曲折发展与繁荣 课时2 魏晋至隋唐时期的经济、思想和科技文化课时冲关练-人教版高三全册历史试题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