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应力混凝土管桩质量检测方法1、适用范围:用于湖北省内建设工程中使用的低桩承台预应力混凝土管桩基础的预应力钢筋力学性能及其分布受力情况、先张法预应力管桩端板材质、桩身混凝土强度、桩位偏差、混凝土保护层厚度的检测。预应力混凝土管桩包括:高强预应力混凝土(PHC)管桩、预应力混凝土(PC)管桩、预应力混凝土薄壁(PTC)管桩以及用于锚杆静压的短节预应力管桩。管桩直径一般在300mm~600mm。2、引用标准:DB42/489-2008《预应力混凝土管桩基础技术规程》GB/T5223.3-2005《预应力混凝土用钢棒》JC/T947-2005《先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管桩用端板》GB13476-2009《先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管桩》GB/T50081-2002《普通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方法》GB/T228《金属材料室温拉伸方法》3、试验项目3.1预应力钢筋抗拉强度3.2预应力钢筋直径、数量、钢筋分布3.3端板材质、厚度、尺寸偏差及外观质量3.4钢筋保护层厚度3.5桩位检测3.6桩身混凝土强度4、预应力钢筋抗拉强度试验4.1预应力钢筋的取样预应力钢筋代号为PCB,取样数量1根;先做抗拉,再测其伸长率。预应力钢筋抗拉强度试验应在对每个厂家生产的每一种桩型随机抽取一节管桩桩节进行检测;在沉桩过程中,应随机抽查已截下的桩头进行检测,检测数量每单体工程应不小于总管桩数量的1%,且不少于3根。4.2设备万能试验机,量程适当,1级准确度要求;钢筋标距仪;游标卡尺,精度0.05mm。4.3试验步骤4.3.1按金属拉伸试验要求制作600mm左右长规定数量的试样。4.3.2用钢筋标距仪对将进行拉伸试验的钢筋进行标距,标距区离夹口位置至少25mm,且标距痕迹不影响拉伸试验结果(不是由于标距痕迹引起的痕迹处的脆性断裂);测量断后伸长率时标距L=8d,测量最大力总伸长率时标距L=200mm。004.3.3按金属室温拉伸试验要求速率(应变速率不应超过0.0025/S)将钢筋拉伸至断裂,记录抗拉荷载值和计算出◎值。0.24.3.4用游标卡尺测量其断后伸长率,并记录结果并修约到0.5%。4.3.5抗拉强度值=抗拉极限荷载值/钢筋的公称截面积,精确到0.1MPa。表1钢筋公称直径(mm)钢筋公称面积(mm2)7.14096410.79012.61254.4预应力混凝土用钢棒质量要求最大低松弛值不大于2.0%(70%初始应力1000h松弛试验)的螺旋槽钢棒;抗拉强度小于1420MPa,非比例延伸强度值不小与1280MPa;延性满足预应力混凝土钢棒延性35级别要求,断后伸长率不小于7%,最大力总伸长率不小于3.5%。5、先张法管桩端板材质、厚度、尺寸偏差及外观检测方法端板材质、厚度、尺寸偏差检测应在沉桩前,对每个厂家生产的每一种桩型随机抽取一节管桩桩节进行破坏性检测;在沉桩过程中,应随机抽查已截下的桩头进行端板尺寸检测,检测数量每单体工程应不小于总管桩数量的1%,且不少于3根。5.1外观检测与抽样端板外观检测以目测为主并应该逐片检查,当满足以下要求时及判定合格:5.1.1端板不可有可见裂缝。5.1.2端板外表面应平整,不得有凹坑和麻面。5.2端板厚度、尺寸偏差检测抽样和判定同一规格连续生产的1000片为一批,每一批随机抽取10片进行检验,检测方法为用游标卡尺和钢直尺测量尺寸偏差,当尺寸偏差满足一下规定则判定合格:5.2.1端板厚度用游标卡尺准确测量某一截面0°、90°、180°、270°四处厚度,每处厚度偏差应符合表3关于厚度(正偏差不限,负偏差为0)的规定,其厚度值取4处平均值(端板的计算厚度应该扣除端板内表面的凹坑和麻点的深度),最小厚度应该满足下表规定:表2钢棒直径/mm7.19.010.712.6端板最小厚度/mm151820245.2.2当端板外径为大于600mm的非常规尺寸时,应设置消除焊应力槽,槽深部宜小于5mm,槽位子应符合相关规定;5.2.3相邻锚孔之间的允许误差不得大于±1Omm,任意锚孔之间的累计公差不得大于±10mm。5.2.4外形尺寸偏差符合下表要求:单位:毫米表3检测项目允许偏差检测项目允许偏差端板平面度<0.5内径0,-2外径0,-1厚度正偏差不限,05.3端板材质力学性能试验5.3.1在外观质量和尺寸偏差检测合格的产品中随机抽取2片进行力学性能试验。5.3.2端板材质应采用Q235B,其厚度应满足表2规定。5.3.3将制作端板用的钢材锯切加工成符合钢筋力学性能试验要求规格的试件(可以制备成圆形或矩形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