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中国古代文学史笔记VIP免费

中国古代文学史笔记_第1页
1/6
中国古代文学史笔记_第2页
2/6
中国古代文学史笔记_第3页
3/6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30分)1、今天我们见到的《论语》是在鲁《论语》的基础上,参照其它本子形成的。2、在思想内容上,《战国策》的特点有:极其重士、崇尚实利、崇尚权便3、出自先秦诸子散文的寓言故事有:揠苗助长、涸辙之鲋、郑人买履、刻舟求剑。4、楚辞《九歌》包括:《湘君》、《大司命》、《河伯》5、汉赋作品中,属于骚体的有:《吊屈原赋》、《士不遇赋》、《服鸟赋》、《长杨赋》、《刺世疾邪赋》6、战国时期与儒家并称为显学的是:墨家7、最早提出“知人论世”、“以意逆志”的文艺批评方法的是:孟子8、提出“通天下者一气”观点的先秦思想家是:庄子9、荀子曾游学稷下10、《归田赋》抒情小赋的先驱晚11、枚乘《七发》在汉赋发展史上的意义是:转折性作品、结构格局上为大赋奠定了基础、后世有许多模仿性作品12、被唐人称做“通儒之文”的作家是:董仲舒、刘向13、“断竹续竹,飞土逐肉”的《古弹歌》记载在:《吴越春秋》14、葛天氏,操牛尾,歌八阕”记载于:《吕氏春秋》15、“鸿渐于陆,夫征不复,妇孕不育”这句歌谣见于:《周易》16、原始抒情诗《候人歌》,一般认为产生于:大禹时代17、集南北朝文学之大成的作家是庾信18、《诗经》“风、雅、颂”中,“颂”的本意是:舞容19、《诗经》作品中,与“野合”的原始婚俗有关的是:《野有蔓草》20、《诗经》作品中,《桑柔》不属于婚恋题材。21、据文献记载,我国有典有册的历史起于:殷商时期22、“若网在钢,有条而不紊”的比喻出自《尚书》中的:《盘庚》23、《春秋》的记事止于:鲁哀公十四年24、《左传》的记事止于:鲁哀公二十七年25、将神话形象西王母改造为雍容文雅的女性形象的作品是:《穆天子传》26、“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出自《论语》中的:《子罕》27、战国时期与儒家并称为显学的是:墨家28、最早提出“知人论世”、“以意逆志”的文艺批评方法的是:孟子29、为古代议论文基本样式奠定了基础的是:《荀子》30、被清人喻为“后世弹词之祖”的作品是:《成相》31、据文献记载,“楚辞”这一名称最早出现在:汉武帝时32、“悲莫悲兮生别离,乐莫乐兮新相知”,出自于《九歌》33、“目极千里兮伤春心,魂兮归来哀江南”,出自屈原的:《招魂》34、宋玉的《九辩》保存在:《楚辞章句》35、汉大赋的特征是:主客问答、铺陈状物、喻本相间36、西汉作品《士不遇赋》的作者是:董仲舒37、指出“赋家之心,包括宇宙”说法的是:司马相如38、刘宋时期山水诗的代表人物有谢灵运、颜延之和鲍照39、扬雄《太玄赋》属于:骚体赋40、西汉时被认为作赋是“童子雕重”小技、“壮夫不为”的作家是扬雄41、周诸子中,对儒家经典传授起过重要作用的人物是:荀子42、认为当时局势可谓“可为痛哭者一,可为流涕者二”的西汉政论文是:《陈政事疏》43、西汉文景之际,被称为“智囊”的是:晁错44、被刘勰喻为“辞刚而义变,文移之首也”的西汉文章是:《移书太常博士》45、被明代张溥称为“司马迁、杨恽之徒”的两汉之际的作家是:冯衍46、《遗黄琼书》的作者是:李固47、司马迁为继父业为太史令,是在汉武帝:元封三年48、“贬天子,退诸侯,讨大夫,以达王事而已矣”,这句话出自《史记》的:《太史公自序》49、《吴越春秋》的作者是:赵晔50、陈子昂的贡献是:更加自觉地批判齐梁文风、提倡“风骨”、“兴寄”、《感遇》三十八首开新的诗风、古文创作在文学史上有地位51、《行行重行行》一诗最早收录于:《文选》52、我国古代第一首有案可查的文人五言诗是:班固《咏史》53、下列作家中,不属于“建安七子”的是杨修54、建安时期的重要作家,除了“三曹”、“七子”外,还有缪袭55、参与了《汉书》一书写作的人物是:班彪、班昭、马续56、《蒿里行》被后人喻为“诗史”57、唐代擅长七言绝句的作家有王昌龄、李白、杜牧58、“文章当从三易”提出者是沈约59、被曹丕评为“体气高妙”的作家是:孔融60、“新亭对泣”的故事属于轶事小说61、“兴高而采烈”、“师心以谴论”,指的作家是:嵇康62、“暮春三月,江南草长,杂花生树,群莺乱飞”,这两句出自《与陈伯之书》63、《洛阳伽蓝记》的作者是杨衒之6...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中国古代文学史笔记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