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近义词的辨析1、保藏包藏【异】“保藏”收藏、保管具体的东西“包藏”则有隐藏的意思,多用于抽象义,且含贬义。2、暴发爆发【异】“暴发”仅用于“暴发户”、“山洪暴发”、“暴发病”等词语,“爆发”用于上述情况之外的词组中。3、悲痛悲恸【异】前者侧重于悲伤、痛苦;后者侧重于悲哀,程度要深,常用于书面语。4、必须必需【异】前者多指事理上的必要,为能愿动词;后者多指一定要有,不可缺少,常含具体义,多用作定语,有时也可用作谓语。5、鞭策鞭挞【异】前者用于褒扬的对象,比喻严格要求使对方进步;后者用于贬斥的对象,比喻抨击反面的人或事。6、编撰编纂【异】前者侧重于著作,撰写;后者侧重于编辑,对现有的资料或作品进行加工整理。7、表明标明【异】前者可以指事物本身自然显示,也可以指人显示思想、感情,后者则是特意做上符号来显示;前者多为抽象的道理,后者多为具体的事物,如数字型号等。8、摈弃屏弃【异】前者多用于抽象义,如理想、观点、文化遗产中不适用的东西;后者既可用于抽象义,也可用于具体义。9、常规常轨【异】前者指沿袭下来经常实行的规矩;后者指经常采用的方法或途径,褒义。10、重新从新【异】前者指从又开始、从头开始;后者离开错误的道路,从头努力,走向正道。11、出身出生【异】前者指个人早期的经历或经济状况。后者指个人早年的身份或诞生。12、处世处事【异】前者用法比较抽象,常指在社会上活动,跟人来往。后者指处理事务,用法多较具体。13、传诵传颂【异】前者是辗转诵读诗文等;后者辗转称颂精神、思想、品德等。14、篡改窜改【异】前者多含贬义,非正常、不法地改动,用法多抽象;后者常作具体的书面材料的更动。15、玷污沾污【异】前者多用于抽象,比喻把思想、灵魂、传统、美德等败坏;后者用法多具体,指把衣物等弄脏。16、定形定型【异】前者侧重指人或事物本身逐步发展到成熟阶段而固定下来。后者侧重指事物在外力作用下逐渐形成并固定的特点,也可以是人为制定的模型或类型。前者可以指人,也可以指物,后者只能指物。17、度过渡过【异】后者指过江河湖海,引申为过困难时期、过难关;欢送美好时光只能用前者。18、发愤发奋【异】前者指因激愤而决心使差的而强盛起来;后者着重指精神状态饱满。19、反映反应【异】前者指把某种情状或别人的意见转达给上级,或事物的某些方面表现出来。后者指有机体受刺激引起相应表现,也指化学反映。20、分辨分辩【异】分辨较具体,表示区分、辨别,常用于区别人或事,后者较抽象,表示辨白、解释。21、伏法服法【异】前者指犯人被执行死刑。后者指被法律制服。22、抚养扶养【异】前后只用于长对幼(包括平辈间兄姊对弟妹)的爱护和教养;后者指平辈之间的相互供养。23、赋予付与【异】前者侧重于交给对方重大的任务、重要的使命,意思比较抽象,且用于上对下,或组织对个人;后者侧重于交给对方具体的东西,意思比较具体,也不限于上对下。24、工夫功夫【异】前者多用于时间,后者多用于所花的精力、本领、造诣。25、工效功效【异】前者指工作效率,后者指功能和效率。26、攻击攻讦【异】前者多指在对方没有错误的毁谤,或军事上的进攻;后者多用在对方有过错之后的指摘。27、勾连勾联【异】前者用于具体义,后者用于抽象义。28、勾通沟通【异】前者为贬义,用于坏人同坏人之间勾结;后者可用于一般事物,用于人时不含贬义。29、媾和构和【异】前者专指交战国缔结和约,或一国内交战方达成和平协议,一般含贬义;后者不限于战争,指个人与个人,集体与集体解除对立状态。30、贯穿贯串【异】前者可以用于具体义,有“经过、连通”的意思。后者着重在串通。31、贯注灌注【异】前者义抽象,指精神高度集中;后者义具体,可带宾语,表灌进注入的意思,也引申为精神力量的输入。32、国事国事【异】前者指一般性的国家事情,可以不分大小,用法具体,庄重程度较轻;后者是指国家的方针大计,用法多抽象,多作书面语,较庄重。33、洪大宏大【异】前者多指声音,后者多指规模、理想、志愿巨大宏伟。34、汇合会合【异】前者指水聚拢混合,可像水流一...